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糜汉 > 第二百一十七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

第二百一十七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第5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需要了解下,孟达现在与夏侯尚“友好沟通”到哪一步了。

真是个忙碌命!

...

数日后,董允这一行前往汉兴郡中的使者,便回到成都之中。

在回到成都中之后,董允一行人的踪迹很快就被成都城中的各家探子所探知。

成都中的大臣在得知董允归来后,陆续派人前来问询董允他这一行的情况。

诸多大臣派来的人名为关心董允,实则是在探究糜旸是否已经收集到证明刘协已死的证据。

能派人问询董允的,大多都是与董氏一门交好的大臣。

那些蜀中籍大臣倒是也想派人询问董允,但之前他们刚因为糜旸一事与董允争论过,实在拉不下这个脸。

但尽管是面对这些交好的大臣,董允依旧笑着婉拒众位来人,始终未透露半分口风。

不久后董允来到王宫中向刘备复命,当见董允进入王宫的大门后,多家大臣派来的人只能望着董允的背影徒自叹息,而后顿足而返。

董允是刘备的侍郎,他的政务使命乃是刘备直接委派,并不经过尚书台。

在王宫中的一处偏殿中,董允见到了刘备。

见董允归来,刘备只是对他点点头,并未有太多瞩目。

但董允在行完礼之后便不起身,董允的这个表现令刘备有些奇怪。

随后他察觉到董允应该是有要事禀报,于是他屏退了偏殿中的闲杂人等。

在偏殿中只剩下刘备与董允之后,董允方才从怀中取出一封蜡封完整的上书,而后恭敬地放在刘备书案上。

完成这个举动之后,董允朝着刘备一拜主动告退离开偏厅之中。

整个过程,董允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他的目光亦没有在糜旸的密奏上有半分注视。

在董允离开之后,刘备看着书案上的糜旸密奏,他眼神一凝,随后解开蜡封,将糜旸的密奏从信封中取出。

只见在密奏中,糜旸这样写道:

“臣旸顿首以拜:方北有逋寇,固阻河洛,阻王师北伐,曹贼自篡帝位,耀武北方,每念及此,臣忧心如捣,假寐忘寝。

为人臣者,应吐纳良策,讨贼自效。汉室煌煌,育臣成长,臣却无为,愧对汉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