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糜汉 > 第二百一十七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

第二百一十七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第4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因为在那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刘备可能一直在派人探查一个流言的真实性。

历史上在曹丕篡位之后,刘协被曹丕所害的流言就已经开始在北方流传。

这个流言有多真呢?

《魏略》记载:“初,则(苏则)在金城,闻汉帝禅位,以为崩也,乃发丧;后闻其在,自以不审,意颇默然。”

《三国志·苏则传》记载:“初,则(苏则)及临菑侯植(曹植)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

真到连当时曹丕倚重的方面大臣苏则及亲弟弟曹植,都以为刘协驾崩了。

这还是记载在史书之上的,不被记载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有些后世人以为曹植之所以“发服悲哭”乃是哭汉朝亡了,并不是哭刘协之死,但这与史实不符。

因为曹植在曹丕称帝前后,曾特地写过《庆受禅表》《魏德论》两篇文章,来为曹丕造势。

这说明曹植是赞成曹丕篡汉自立之举的,所以他的发服悲哭就是与苏则一般,乃是以为刘协驾崩了。

这足以见当时刘协驾崩的谣言传的有多广,有多真。

而这种流言后来亦传到蜀中,令刘备等君臣生疑。

所以为了探查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刘备才延迟到第二年正式称帝。

而历史上刘备探查的结果,应该就是知道了苏则与曹植二人的举动。

现在糜旸提前一步将这种流言释放给刘备君臣,那么按照常理,刘备当然会令糜旸探查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而早在糜旸的奏报发往成都之时,他就已经派出两队探子,分别前往西北与中原探查苏则与曹植的举动。

一旦得到回报,糜旸就可以立马将这样的消息回报给刘备。

这样的话,刘备称帝的日子就会大大提前。

至于会不会探查到消息,糜旸并不担心。

这二人的行为都能被数十上百年后的史学家记载,不可能在当世会无声无息的。

现在事情的一切发展,都在随着糜旸的设想发展着。

糜旸虽不在成都之中,但利用着部分先知先觉的优势,正在暗中推动着刘备称帝事件的发展。

见成都中的局势没有意料之外的变化时,糜旸便召来孟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