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第4 / 6页)
功曹“主选署功劳”,一郡人事,几乎尽由功曹,故其实权颇重。
与用人相关,功曹还可议论赏罚。功曹人选得当,可使“郡中奸吏皆自引去”。
而所用功曹不当,则会刻薄下吏,蔽贤宠顽,有如虎之食人。
因之王充曰:“功曹为奸,采渔于吏,故虎食人,以象其意。”
由于功曹执掌重要,因此,太守有事,往往不是委政于郡丞,而是委政于功曹。
郡丞只是名义上的政务二把手,其实一点实权都没有。
在之前吕乂为糜旸筹集粮草之时,糜旸就对吕乂的行政能力颇为满意。
故糜旸心目中的“相国”人选非吕乂莫属。
太守作为一郡之土皇帝,协助他掌管一郡之政的各位僚属,分别都有着清晰的定位,并且与中央朝廷的官职相对应。
例如都尉对应着太尉、督邮对应着御史大夫、功曹对应着丞相。
虽然在具体上这几个职务之间还有着不少差别,但从主要的功能来说,是相差不远的。
因为由于郡吏由太守征辟任命,所以郡吏对太守,其名分也相当于君臣,比如很多郡吏称太守为“府君”;
很多郡中官吏,称自己的郡为“本朝”,这几乎把郡等同于一个独立的政府。
目前糜旸看似在组建汉兴郡的行政班底,实际上是在组建他的私人班底。
他现在的班底看似不大,人才亦不多。
但以后随着他官职的水涨船高,直至拥有开府的权力了,他今日所组建的班底将会伴着他一步步成长,最后会发展成一个完备的,独立的幕府。
甚至在将来,做到如历史上诸葛亮那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亦不是难事。
只是在解决完都尉、督邮及功曹的任命之后,主簿一职却让糜旸有些犯难。
主簿一职,为郡太守的行政事务性属官,即后世的办公室主任。
在汉代,主簿一职不如功曹重要,但与其他吏员相比,主簿直接与太守打交道的时候多,郡中的一般事务都要经他处理。
主簿的职责为“匡理政务,拾遗补阙”。
天下大乱以来,主簿的地位渐尊,重要性渐渐与功曹一职平齐。
主簿办公之处称为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