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糜汉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治政六术 是否佳徒

第一百八十二章 治政六术 是否佳徒(第5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诸葛亮所写的这八个字,乃是出自《尚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诸葛亮年少时酷爱书法,在多年持续不懈的练习之下,诸葛亮亦是当代有名的书法大家。

他目前的所写这八个字犹字体优美,犹如龙飞凤舞。

而这八个字在烛光的照耀下落在糜旸的眼中,因为诸葛亮优美的字体,加上这八个字所代表的含义,更让糜旸读起来感觉别有一番韵味。

《尚书》作为儒家弟子必读经书之一,这八个字想来很多儒士都知道,但又有多少儒士还记得这八个字呢?

无疑诸葛亮就是那少数记得的几个儒士之一,现今诸葛亮亦想糜旸记住这句话。

在写完这句话后,诸葛亮最后语重心长的对糜旸言道:“吾方才所言,都是针对某种特定情况下而采取的治政权宜之术,都不是根本的治政之道。”

“何为道?道乃根本矣。”

“而治政的根本在于重民,民安,则天下安。”

“要想做到大治,唯有时刻怀抱一颗忧惧天下百姓之心,而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政之术施政。”

“治政之术可根据实际情况多变,但治政之道不能忘,否则就会过于剑走偏锋,最后适得其反,引发大乱。”

“子晟,答应吾,要时刻记住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八个字,并以这八个字时刻警醒自己!”ωωw..net

诸葛亮在说最后一句话时,语气格外严肃,糜旸亦意识到了诸葛亮的郑重。

他马上从坐席上起身,而后对着诸葛亮跪下,口中承诺道:“葛师今夜所教,旸一个字也不会忘。”

在灰暗摇摆的烛光下,一位莘莘学子心悦诚服地拜倒在,一位面露郑重之色的长者身前。

这种画面像极了先秦流传下来的,古之贤者教导弟子的画面。

而这一副画面,亦深深落在了门外的黄月英眼中。

...

在教导完糜旸之后,诸葛亮见天色已晚便让糜旸早些归府。

在糜旸起身离开之时,诸葛亮与糜旸方才察觉到站在门外的黄月英。

糜旸对着黄月英一拜后,他便缓步离开了大堂。

只是在糜旸离开之时,黄月英往糜旸的手中塞了几块点心。

这是来自师母的慈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