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割地请和 奉送质子(5000字)(第4 / 7页)
长江在进入江夏境内后,于夏口附近有个拐角处,在经过那拐角之后,长江水势便浩浩荡荡直朝江东而去。
若是一旦江夏郡被刘备所得,那么刘备将来要是在夏口打造舟船大举入侵江东,完全处于下游的江东水军就会陷入下风,那样对江东极为不利的。
失去江夏郡,等于将江东腹地都暴露在刘备的兵锋之下,这样的结果对于孙权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诸葛瑾立即对着刘备一拜言道:“当年江夏大部本就在吾主手中,湘水划界之时,虽两家规定各分荆州三郡,但实际上吾主那时得到的只有长沙、桂阳二郡。”
“今大王若讨要江夏一郡,未免有些强词夺理。”
诸葛瑾这点说的是没错的,在湘水划界前,刘备实际掌握的区域是南郡、及荆南四郡。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发生前夕,孙权在周瑜的辅佐下终于攻杀黄祖,夺取江夏郡大部,只是还有一些县并未拿下。
但同年刘琦为避难,他知道黄祖身死的消息后,便向刘表自请为江夏太守,出镇那些孙权尚未拿下的县。
而这些县后来也成为刘备到江夏后的初始据点。
后赤壁大战取得胜利,刘备觉得困居在江夏数县无法实现理想,故而向孙权提出以江夏数县换取南郡的一部分,作为栖身之所。
在刘备的建议下,加上那时周瑜攻打江陵需要刘备的援助,故而孙权便答应了此请。
自此之后,刘备才以部分南郡为根基,渐渐攻占了荆南四郡。
后来周瑜死后,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答应将南郡江陵诸县借予刘备,刘备才彻底占据了南郡。
也就是说,在湘水划界时,江夏郡其实已经在孙权的手中。
湘水划界刘备只是实际上让出了长沙、桂阳二郡,并在名义上正式将江夏的归属权交予孙权。
尽管诸葛瑾说的没错,但是刘备在听完诸葛瑾的话后,他对着诸葛瑾言道:“当年湘水划界之时,孤与你主已约定好,平分荆州再不以此起争端。”
“当年公瑾与子敬之情,孤已通过让出长沙、桂阳二郡偿还。”
“半个南郡,孤以两郡偿还,孤对孙权已经仁至义尽,再无亏欠。”
“但去年孙权却再起歹心,偷袭荆州,如此天怒人愤之事,若此番仅仅只是偿还长沙、桂阳二郡,岂不是太过便宜孙权?”
“人做错了事,就该付出代价。”
“子瑜无须再言,若孙权真有求和之意,就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交予孤。”
“否则战端一开,江东生灵涂炭,孙权到时候莫要追悔莫及!”
面对刘备强硬的态度,诸葛瑾大急,他正要下拜再度争取,但刘备却拂袖怒道:
“子瑜,你以为今时还是当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