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科举之路(第2 / 3页)
可惜阿九并不知道她不是原主。
哄好了阿九,白寒去灶房炖上了鱼,撒了一把盐,就开始发呆。
日子总要过下去,还是要想点长久营生,总不能一直这样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个时代重农抑商,科举依然是为所有人所推崇的。
原主也是上过学的,小时候在娘亲的严厉训导下也曾努力向学,九岁就写出文章,被村里人称为“小神童”。
可惜伤仲永,后来连着参加了几次童考都一直考不上童生。
又逢娘亲过世,自己和那些不好好读书的富家子弟眠花宿柳,吃喝玩乐,生生散尽了家财。
爹爹也痛心疾首,积劳成疾,连死的时候都不得安心。
白寒翻阅着关于这个朝代的记忆,考上秀才就能免徭役赋税,见到知县可以不用下跪,犯事之后地方也不能私自用刑,若是名次为前三还能获得朝廷发放的银两和粮食补贴。
身为秀才在村里开个私塾教书,收的束脩也不少,足够两个人过上很不的日子了。
倘若更进一步考上举人,那就更是前途量,一只脚踏进官途了。
而且举人不仅可以免除自己和家人的徭役赋税。
凡是挂靠到举人名下的土地都可以免除缴纳粮税,多的是农户讨好着祈求将自家土地挂靠在举人名下。
当然了,举人的好处不止如此。
每月朝廷还会发放银子,更是有不少商户为了减轻赋税举家投靠。
所以有“穷秀才,富举子”一说。
而自己在这里身分文,除了这一处宅院,家里留下的土地早就被原身卖掉吃花酒了。
自己也并其他的才能,倒是一向在读书上脑子不,尤其是在修读历史专业时颇有过目不忘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