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以广志无以成下(第1 / 2页)
金振道:“且不说孔家特权,我只问举国学子只读儒法,八股科举,圣人言至高无上、不容置疑。外国人已经在环球旅行,占领新大陆,国势蒸蒸日上。而国人还捧着一本本千年前的旧书,孜孜以求功名利禄,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如此以往,天下还有我大赵的立锥之地吗?”
金振选择的这个角度太好了,是大多数读书人看不到或者不及去想的——八股文还不够练,外国人的事情考试又不考,研究它有什么用?
但凡有些野心的人也不会想到去学外语,番邦猴子有好东西吗?——世界上再没有比我赵国文化更高级的了,他们都是蛮夷!
只有想着跟外国人做生意的劣等商人,才会去钻营外国事,赚烂钱。学外语有什么用?
我们虽然只是个举人/秀才/童生,也比那些蛮夷之国的国主更高贵!
有人道:“我们上国读书人,有必要纡尊降贵去研究蛮夷禽兽之国吗?”
金振:“如今天下有多少外国传教士在赵国发展信徒?他们在研究赵国,而赵人知道他们是何人,怀抱何等目的而来?”
另一个嗤道:“天下有谁是我大赵一合之敌?杞人忧天!”
金振冷笑道:“蒙元和清国,你打跑的?”
那人语塞,忙道:“我大赵不是有你金小将军嘛,自然是高枕无忧。”
金振:“我们并没打败清国,而是逃回来了。你不用在我脸上贴金。”
有人喊:“蒙元和清国哪敢来犯?我大赵地广物博,哪里是……”
金振冷笑:“当年的两晋、李唐、赵宋、朱明也是这么想!结果甚至皇帝都被人捉了去!不就是因为朝庭内外都是你们这种坐井观天只会说漂亮话的货色吗?”
有人道:“蛮子如今厉害到什么程度了?”
金振道:“人家蕞尔小国也能环球行船,万里外打仗,吞并百倍千倍于母国的土地,其国力早已超过了我大赵!你们看不到?就是因为瞎!”
有人辩驳道:“我赵人也南下南洋,建国者也有。”
金振道:“他们数载兴、数载灭,和赵国朝庭又有何关系?要你与有荣焉?”
有人道:“你说我们应该冲出大陆,占领大海,也是一句话,可以写信给煌言报或者天网报。堵着圣衍公座驾干什么?”
金振冷笑道:“我专门来点醒你们这些糊涂蛋、梦中人,莫要再关起门来称大王,闭上眼睛充好汉了。赵国未来在星辰大海,孔孟之道可以休矣。”
有人道:“你这些话只合说于皇帝听,我们人微言轻,能作何想?”说这话的是那个医生,没考上科举的。
金振道:“我要孔氏承认儒门误国,孔氏自动去爵位。天下任何学问,三百六十行,皆是显学,并无高低贵贱!八股选仕当止。”
一冷笑道:“幼稚。千年以降科举取仕,哪能因你一句话说取消就取消?”
金振道:“隋唐时的科举哪有八股?而隋唐国力冠绝一世。大道万千,儒门唯取千万分之一二,致使诸位上进之路越走越窄。”
下面有人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科举之路窄固然未必是八股之罪,但是哪个读书人不希望另有晋身之阶?
有人道:“我大赵以德治国,以孝治国,以礼治国。难道你要我们放弃三纲、五常、五伦,去学那蛮夷?”
金振:“义仁礼我且不问,我只问你,智是什么?信是什么?”
这有何难?智慧、机智、诚信、信任,随手就来。
金振:“那么你们考不上进士举人,是你们不够智吗?你们出门就被骗,是你们太信任别人还是天下根本就没有诚信?”
有人道:“所以才要教育……”
金振:“正如桀、纣、北齐文宣帝高洋、后赵石虎、金海陵王完颜亮、吴末帝孙皓般无智、无信者,你作为臣民,拼了命不要去教育他,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