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行是道天下弃之下(第1 / 2页)
那人语塞,另一个道:“不要东拉西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礼法也。攻打西域是国家战略,与马无关!”
金荣一哂,“那书生觉得释奴依然不能算大同,便又道,不做工者不得食!贵者不自衣,不耕不织,不扫不煮,却是鼎食簋饮。而农民劳作四季,冻饿病死在路边。此仁义乎?”
有人应道:“天灾总是有的。当今太平盛世,风调雨顺,哪有冻死骨?”这个人水平太差,诡辩都不会,初中生水平。
金荣嗤地道:“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请问阁下,天下耕者有几个有恒产?”
一人道:“租赁得来的土地也算恒产。”这是强词夺理,但未必不能自圆其说。
金荣道:“所以将土地租赁农民,坐享其成,是理乎?”
一人道:“劳心者治人,治国,劳力者操贱役,此乃分工而已。不算不劳作。”避实就虚!虚伪!
金荣道:“皇族千人,拥地无算,雇农无算——是王爷养活了农民还是农民养活了王爷?”
某个人动了一动,金荣目光一凝,其余无人应答。
金荣道:“所以劳心者是必须的呢还是多余的呢?”
有人道:“总要有人造桥铺路,教化救济,平贼收税、外交。此国事也。”
金荣道:“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皇帝之所欲也,是开疆拓土,此亦仁乎?或霸乎?如此说,天下哪有仁君?”
黑衣人们更尴尬了,目光频频向一人瞟去,金荣竭力收束注意力道:“那书生又道,商人最会屯货炒高价,粮食明明有,却坚决不卖,坐等水旱欠收,高价卖出,以夺人田产。朝庭当出钱屯粮,与奸商对冲。此善政乎?”这是“绝对平价主义”,好是好的,但……
有人道:“朝庭哪里来的钱?”更重要的是,谁来解决贪污问题?
金荣道:“义仓常空,可是实情?”无人应答。这大老鼠无处不在,几千年来,从未消失过。
金荣道:“孔孟可有一言如何与奸商斗、与奸臣斗?应对水旱疫天灾,你要读几本程朱王?”
下面人一阵摇晃,这么说不公平!儒学不涉实务,是为选仕。只读书,当然永远学不会治水、防疫!
金荣又道:“这书生又嫌万一农民有事无处告贷,就会被高利贷吸血刮髓。所以朝庭可行仁政,低息贷款助农。诸位可有意见?”
终于有人说公道话:“如王安石青苗法,不强贷,不允许地方官吏从农民手里赚利差,或也可算善政。”
金荣对其点头致意,道:“那书生又想为贫民建屋,低价出租,免得路有冻死骨……请问诸位,若以上各事全部成功,是否天下大治?”
有人点头,有人摇头。最后一人道:“可能或许会对万民有益的吧!你说的这些都是善政,深合孔孟大义,为何你不向皇上建议,反而要消灭儒门?”
金荣冷笑道:“谁说那些善政皇帝没有采纳?我告诉诸位,早就付诸实践,遍行天下了!”
所有的人道,怎么可能?我们怎么不知道?有人捂脸,似乎因这几位之无知而脸红。
金荣咳嗽一声,二十多个黑衣人渐渐停止讨论,目光复杂地看向金荣。
金荣冷笑道:“适才我说的那书生在历史上大大的有名,他叫王莽。”
轰地一声,喧哗声起。
半晌议论才渐止。
金荣道:“王莽新政前,儒门曾拼命为王莽鼓吹,说他是圣人,但王莽被灭后,又可曾说过王莽一句好话?王莽新政二十年,怎样失败的?为什么先有万民跪请,痛哭流涕求他拯救天下,后有军队战场上倒戈?难道他们发现自己选出来的圣人居然是个骗子?或者王莽的书生之见根本就是纸上谈兵,把世道搅得更乱?”
无人应答。
金荣冷笑:“骂王莽易,但司马昭、赵匡胤、李渊,哪一个不是篡位篡来的皇位?你儒门又说了什么?无论谁当皇帝,鞑子或蛮子,孔家人心安理得当衍圣公,将这样的家族供起来恶心人吗?”
沉默。
金荣冷笑道:“我说儒门必死,又没说赵国必亡!难道这个只会空谈误国的儒门死了,赵国就没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