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命事主起舞为寿下(第1 / 2页)
凌三攴坐在毛驴车上亲自监视着贾府,默默地看着看着大将军死,以及其后发生的一切:贾珍、贾赦、贾政三巨头从四面八方出来迎接双圣入内;无数江湖人随后从宁国府涌向街头,与九门提督的人推推搡搡,骂骂咧咧,所幸手里没有武器;无数马车从大观园内涌出排成一线,沉重的轮子碾在石板路上的声音明明白白告诉你,马车上是刀剑甚至可能还有火枪。
九门提督面见凌三攴,询问下一步怎么办。凌三攴虽然有决断,但是双圣在场,那是另一回事了。他虽然老眼昏花,并未看出双圣面目年轻,但和尚一挥手灭杀大将军立威则是亲眼目睹。
粼粼隆隆的声音从荣国府内传来,十部小火炮一字排开,黑黝黝的炮口对准了凌三攴。
贾敬一死,贾珍不想再装了。撕破脸?那就来吧。贾敬说过,皇帝如果逼得紧,就闹大些。
九门提督还没有动作,火炮却出现了!之后,南安郡王、镇国公、王子腾、东平王、西宁郡王从地下冒了出来,纷纷进宁国府劝架。
凌三攴叹了口气,命九门提督收兵,自己进宫复命。
还是火候不到啊。
今日算平手。真正的考验明天才会来临。
“公理正义,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说这话的拿破仑现在刚刚当上准将,土伦胜利让他拥有了政治资本。雅各宾派的赏识终将为他铺平上进的道路,这路的尽头虽然未知,但明显的是:路两侧全是各式各样的火炮。
水硕对大炮知之甚详,凡是能威胁到皇权的东西都在他的打击范围之内。
贾珍一次性拿出来十门炮。
水族们立刻举着白旗上门慰问,他们水族有太多的坛坛罐罐,贾氏可以破摔,水族舍不得。
连王子腾那个政坛活化石都开始冒泡了,大家便都晓得:武斗结束,后面该文斗了。
皇帝看着凌三攴,认可了凌三攴的临场当机立断,“明天会很难过。”
凌三攴艰难地笑。老臣本就要退休请辞了,如果事有不谐,皇上莫要舍不得。
皇帝低声道:“是朕误了爱卿。”
凌三攴请求告退,孙子那边还要交待一下,别惹了不该惹的人,如果有人挑衅,马上认怂。
皇帝衣服都没脱,天就蒙蒙亮了,北京钟楼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令人厌恶。百官静静地从各个巷子向正阳门汇集,不久大门就会大开。此刻的太和殿依然沐浴在微弱的星光中,从地平线下喷发出来的阳光乏力散漫,致使太和殿的阴影如山之巨。
例行公事地仪轨进程结束后,大殿内陷入诡异的沉默。文武百官们身形隐没在阴暗之中,高高在上的皇帝生出一种错觉:莫非昨日一切都是梦?虚幻的泡影?
有御史请求发言。皇帝叹了一口气。
这个御史弹劾忠顺王十三宗罪:不修德,不修身,妄言王道,弥费公帑,内室不靖,插手工部,谶讳,结交大臣,结交边守,沉溺于西洋淫技,置外室,养戏子,宣扬青城的货币学妖言邪说。
请去王爵,贬爵十三级。
皇帝大怒,从一等王到候伯子男,贬十级就成素人庶人了,十三级是什么鬼?
那御史道:“请徒刑。”
皇帝脸色铁青,正要喝斥,又有数个御史附议——竟然包括御史中丞、领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以及监察御史数个。
水硕腰背一凉,全靠双手撑着椅面才能不倒。
刑部又出了个员外郎附议,成了压倒皇帝的最后一根稻草——满朝文武无一人出列反驳。如果有人为忠顺王辩护,马上就坐实结交大臣这个罪名。
皇帝尽量让声音平稳,道:“传旨,贬水泾为庶人,徒广西。”
众人归队。贾氏反击居然第一棍子打在死狗忠顺王身上,真是出乎意料。凌三攴讶异地看向贾政,但贾政的脸始终藏在阴影里。
皇帝松了一口气,正要训话,又一个御史出列。
一股凉气从皇帝脚下升起,他紧紧咬住了后槽牙。
那人道:“臣请弹劾北静王里通外国,出卖赵国,妄图自立割土。”举殿哗然。
凌三攴斜过目光,阴森森地道:“说话要有凭据,诬告的话……”
那个御史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高高举起。一个太监取过信,百官看着皇帝。
水硕没办法,令“念!”
这信是清国皇帝写给“北静王殿下”的一封私信,全文都是家长里短,最后道:“朕所以拨乱反正,黜艾新角罗氏,除其九锡,实因其倒行逆施,不敬天,擅启边衅。待时至,朕与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