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加之罪耿直忠义上(第1 / 2页)
水焉由三个太监陪着回到寝宫,只见宫人尽去,诺大的院子里面空无一人。段妍妍和莫姒姒踪迹不见,小叮叮更别说了,连备用裙子都不见了,昨天得到的大堆赏赐就扔在一边。
水焉呆呆地坐在小叮叮床边,回忆着自进京以来所见所闻所做所为,这个嫁祸泼脏水的计策并不高明,一眼看穿,但是却能有效地混淆视听,颠倒黑白!孰是孰非哪是水焉一张嘴能讲明白的?
证人呢?证据呢?
水焉想,我没有动机啊!为什么派侍女夜探皇帝寝宫……妙就妙在,据夏太监讲就在寝宫中擒下的二人,那可真是欲加之罪了。你一百张嘴也敌不过“抓个现形”。
水焉手边连个可用之人也没有,必须要在这深宫里找到盟友……
老太妃?但她犯不上去得罪皇帝,水焉虽是她小姑子,但从来没给她过脸子……连太上皇也没得过老妹几次好脸色。
水焉的母亲早已仙去,旧人也都被打发了,宫中教头倒是有关系极好的,也不知道她们有没有办法。
白天就在水焉绞尽脑汁中过去,来了两三个一问三不知的小太监送饭,打扫,随即匆匆离去。
日落之后,水焉强压住烦躁,走出回廊。大年夜的夜色特别的深厚,大概其他贵人们都去吃年夜饭了吧?皇帝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也没人通知一声?
水焉想着这一不合情理处,迅速地换好黑衣黑裤黑鞋。这些不正经的东西就在耳房架子上搁着。也不知道这绫罗绸缎充斥的地方哪里来的黑色衣服……想必是宫女打扫卫生时穿的?水焉从来没见过别人打扫卫生……事实上,直到进了道观修行,她才第一次知道扫把笤帚长啥样。
水焉蒙了脸,轻烟一般上了房顶,迅捷无比地向皇帝寝宫飞奔,远远地看见卫兵守卫森严,立刻转身,向东北角飞奔而去,她的武功老师就住在那里。
皇帝从水焉寝宫旁边的冷僻院落里走出来,轻轻松松跃上房顶,看着水焉背影,沉默良久。
戴权劝道:“陛下,大年夜的要不回去吧,大家伙儿等着给您请圣安呢。”
皇帝一晃身落地,进屋坐下来,眼睛瞟着隔壁院子道:“老戴,咱们这样戏弄皇姑真的好吗?打了她两个心腹,真正是将她得罪彻底了。”
戴权将身子缩在阴影中,低声道:“其实陛下想见金荣原本不必用这个法子的。”
皇帝道:“若不行险招,就算金荣回京,他也是贾氏的金荣。就算朕召见他,难道抢得过贾敬?”
戴权沉默半晌,道:“恐怕金荣也不是甘为朝庭驱使的人。到现在他的千户告身还在童隰手里,金荣问都没问一句。”
皇帝昂然道:“我就是知道他并无忠君之意,才要见他一面。他孤儿寡母的,朝庭并无恩义于他……朕要问问他到底怎样才愿意为朕效命!得此一人,胜过千军万马。”
戴权掂量良久后才道:“只怕文武百官容不得此人。金荣行走天下,最擅长奇门异谈,手段诡异,布局宏大,谋划深远。以之邪僻心性、蛊惑之术,仁义之名,一不小心就是操莽懿之徒。皇子们加起来也不是此人对手。”
皇帝苦笑道:“就是太上皇和朕联手也没干过他!从他过往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次次反败为胜,轻轻松松死中求活……而且他不通武艺,也不甚读书。难道此人本事果然是天授?”
戴权道:“奴才倒是隐约听说……”
皇帝打断他的话头,“不可述,不可问,不可论!有些事只可放在心底,提都不能提。”
戴权道:“如果通过大公主能将金荣诱回京城,也算值得了。大公主要怪罪,奴才自去领罚。”
不多时,水焉出现在阴云之下,强大的感知将方圆百丈扫了一遍,皇帝和戴权一动不动,水焉嗖地一声进入自己宫殿。
皇帝道:“她找到通风报信之人了?”
戴权笑道:“宫中有三个准宗师教养嬷嬷,其中和大公主亲密的有两个,其徒子徒孙遍布皇宫,传个消息出去太容易了。”
皇帝幽幽地道:“最好她们莫要起了歹意。”
戴权躬身道:“她们是历代皇帝都可以托孤托身的忠义之士。”
皇帝不再说话。又枯坐一会儿,见水焉不再外出,二人才悄悄从另一面撤退。暗影中冒出来十多个武士,伴随着“在自己家里也偷偷摸摸玩儿躲猫猫”的皇帝消失在夜色中——他还要赶着回去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