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裴虎的挑战(第2 / 3页)
只见一泉峰外,一道身穿月白色长袍的身影御剑而来。</p>
长发飘然,姿容天成。</p>
半空中,筑基法力引动周遭灵气,卷起一阵狂风,绽放绚丽的炫光,托着来人,飘飘然自空中一掠而过,最后落在众人之前。</p>
那里,有一眼清泉自石壁上缓缓流淌。</p>
一泉峰之名便因此而来。</p>
那身影落到高高的石台之上,脚下剑光立时收拢,一柄寒光熠熠的法剑铿锵一声自动归鞘。</p>
飘飘若仙,这便是修行之人!</p>
看着风采依旧的赵掌院,张青松的眼神中渴望不减,但那种渴望更多的是对知识、对修行经验的渴望。</p>
至于御剑飞空筑基之境?</p>
说实话,不是张青松膨胀,而是如今的他对于筑基之事,不说有着十成十的把握,却也至少有九成五的把握!</p>
正所谓:得不到总是让人在骚动,野花总比家花香。</p>
一个道理,筑基境的御剑飞空之能,已经吸引不了张青松太多的兴趣了!</p>
高台上,一番照常的勉励性开场白后,赵掌院便开始了当天的讲座。</p>
张青松一月前接任务之前那一场讲课主讲的是武技,完成任务后不久那一次主讲的术法,而今次,主讲的内容又轮到武技了。</p>
只是,没听多久,张青松便又微微皱眉的放下了手中的纸笔。</p>
这赵掌院讲的内容,似乎,也就那样?</p>
实际上,上一次听赵掌院主讲术法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只是没有现在这么明显罢了。</p>
当时没有细想,但现在看来……</p>
转念间,张青松明悟了个中缘由。</p>
一是自己修行的武技也好功诀也罢,尽数达至了一个极为高深的地步。</p>
其二,却是这段时间以来张青松泡在书阁之中的成果了。</p>
书阁不比传功阁,里面只有很少切实的修行之法,多是一些风土传记、人物自传、灵植灵材大全、妖兽谱等有关修行的杂书。</p>
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价值。</p>
可实际上呢?</p>
这些书都是修行者著作的,在书写之时自然而然就是以著书者的角度去描述的。</p>
而书阁之中的书都是什么人写的呢?</p>
起步都是筑基境修士,大部分是金丹境强者所写,甚至就连紫府境修士留下的杂谈都有!</p>
没法,练气境的寿命比之常人并没有太过明显的超出,有志于长生者,那有心思去写什么书?还不都是一秒钟恨不得掰成两秒来修炼!</p>
至于放弃修炼之途的,也就更没有心思去描写修行相关的事物了。</p>
因为作为“失败者”的他们,自身都没啥好讲的,想写也没得写啊……</p>
于是,这两个原因一结合,张青松对于练气境的修行,说不得比高台上的赵掌院都要来到熟悉,理解比高台上那筑基高人都要深刻。</p>
这种情况下,张青松再来听赵掌院的讲课,唯一的收获可能就是从中找寻错漏吧!</p>
是的,找寻赵掌院讲课内容中的错漏。</p>
念及此,张青松又变得认真起来了。</p>
教导赵德的过程中,张青松发现一种很好的查漏补缺的方法,如今,寻找赵掌院讲课中的错漏,似乎又是另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p>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
这一刻,张青松对这一句诗,有了深刻的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