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点亮旧梦的萤火虫 > 第1章 梦开始的地方

第1章 梦开始的地方(第1 / 1页)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我们的父母那一代的人一进入30岁,就会很快变成一个大人,变得很有威严,有一个家长的风范。可我们不一样,我们依然保有一颗童心,我们虽然也长成了大人,也承担着应尽的义务,可我们从来没忘记我们曾经是小孩。总是会设身处地的想孩子所想,极力地给予他们宽容。对啊,所以我的孩子其实跟我更像是朋友般的相处;我在他们小时候可以半蹲着和他们说话;在每次考的不好老师电话打过来后没有把怒气转换到他们身上……因为这是我自己在小时候的愿望,我大约5岁记事起就有这个愿望,我长大后要成为和妈妈不一样的妈妈。那好吧,我静下心来,仔细回想,记忆最早也只能追溯到5岁左右了,记得哪本书上看过,人类最有效的记忆就是从5岁开始,那就跟我一起看看我还能记得些什么吧?

我出生时刚好是中国计划生育开始执行的时候,可是这个基本国策执行的力度还是不够还有漏洞啊!父母和许许多多传宗接代思想严重的人一样千辛万苦填补了这个漏洞,冒着罚款的风险给我又生了个弟弟,我想我这篇姑且先称它为的东西吧,里面肯定也少不了他的身影。

我妈妈那时候是远近闻名的裁缝,不是因为她手艺超群,而是因为收费合理,太合理了,常常免费。缝纫机据说是妈妈的嫁妆,那个年头很多人家都有这个大铁件,但她们就限于缝缝补补吧,我妈妈可是学过裁剪图会做很多种款式衣服的人。她就在外面一间屋子忙活,我和弟弟在里屋午睡。外面大橡树上的知了一个劲叫唤着,小狗热得都找一凉快地儿趴着伸出长舌头喘着气。我们好不容易睡着的,突然我被一阵不大不小的说话声吵醒了。我探出头,家里来了两个女人,年纪大的我们管她叫四奶,小的是她女儿,我们叫她小姑。小姑好像在处对象,前几天来我妈妈这做了条裙子。我的四奶正抖动着那件碎花连衣裙:“二侄女,(对我妈妈的称呼)裙子后面拉链不好拉,领子上的也有点歪”。“那我帮你再改改”,妈妈接过来,娴熟地拆下拉链,重新弄了起来。一会儿小姑拿起修改后的裙子来到我们里屋试穿,真是好看。小姑还在得意地左看又看,外面我四奶叫她出去,四奶仔细地端详一番,没有出声,“小姑真漂亮,裙子也好看,妈妈,我也要一条”我走出来对妈妈撒娇到。我妈那会估计很着急并没有理会我。“四奶奶,有什么不满意脱下来我再改改”,妈妈很委屈的样子。确实啊,来做衣服的都是周围邻居,还有的沾亲带故,衣服做好拿回去不仅要自己满意,还要她们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满意才给你一个会给你钱的口头承诺。至于拿到现钱要么是等人家卖了鸡蛋、废旧塑料,要么就是直接拿人家的鸡蛋来充当手工费。见我妈妈这样说,四奶奶有些不好意思,就拉着她女儿又朝门口光线更强的地方挪两步,就是不死心地想辨认什么?我妈妈一边收拾缝纫机上的零碎一边说:“四奶奶,工费不要了,你们趁早回去补个午觉,等下送点梨子给孩子们吃吃就行”,我四奶突然大声说“那不行,梨子要送,钱也要收”。“不要客气了,说起来还是亲戚呢”,“你看你这人就是犟,那行那行,我们现在就回去给你摘梨。小四,快走”说完拉起小姑就往家跑,害得小姑连裙子都没来得及换下来。我妈说的也是实话,我们家蔬菜种了很多,可果树一棵没有,我和弟弟确实也馋得很。于是我等啊等啊,直到天黑我也没看见梨的影子。妈妈为了堵住我们的嘴,只好拿白糖腌点番茄打发我们。

小孩子就是各种忧虑呀,各种闹各种玩,既不花钱也不缠着大人,我们那时怎么那么让大人省心。趁一个妈妈睡着的中午,和事先约好的小伙伴一起去田野里捉蚂蚱。那时候好像没有带弟弟,他还太小,我记不太清楚了。

我们要每人从家里带一个准备好的塑料袋子,也不大,我们小时候装洗衣粉的,那时好像没见过现在普遍的那种白色塑料袋。到了田里,我们先相互问候:“有没有被大人发现?”大家都说没有,(。我们纯手工逮蚂蚱,就是看蚂蚱趴在稻叶上,就轻轻的靠近,双手渐渐向目标合拢,在几乎触碰到它们的同时双手迅速合二为一,这时你能感受到蚂蚱在你手心里绝望的蹦哒着,我们则自豪地把它们放到袋子里。就这样一只、两只、三只……小小的年纪也很有毅力,不把袋子装满绝不会回家。正所谓乡下孩子,捉一串蚂蚱喂饱了馋嘴的小鸡。我儿子前段时间写话《乡下孩子续写,我当时就很有感触。

只是那时的我不知道这些小事以后都成了最快乐的回忆。

大约是六岁那年的秋天吧,妈妈把我带到学校,我们村唯一的一所小学,里面有一个幼儿园,我现在还记得老师就是当时村支书的女儿。叫许香莲,我一直管她叫项链老师(^_-)老师例行问我叫什么名?几岁了,家里还有谁,我嗫嚅着嘴唇,半天张不开来,结果还哭了起来,我也不记得后来老师和妈妈具体说了什么,只是妈妈最后一句话我还记忆犹新,她说既然这样,那就回去再玩一年吧!我听了如获大赦一样跟在妈妈后面蹦蹦跳跳地回去了。

我们那个年代的小孩子大约都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里长大的吧!一个小村庄总共不过十几户人家,吃个饭都能端着碗跑遍每家每户。我家周围有三家,隔着一个大鱼塘还有八九户,我们白天疯一样的满庄子跑,晚上累得倒头就睡。春天满田野的挖野菜采野花,夏天跟大人去河里洗澡,小沟渠里打鱼捞虾。有一些大一点的孩子自己就能独自拦起一段坝,用个旧盆舀干水,就着一点点稀泥水摸呀摸,夕阳下去时便能把改善一家人伙食的鱼虾带回去。

快乐的日子大多相似,我们没有品出什么特殊的味道,就要走进人生第一个讲究规矩和条条框框的地方---学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