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日之特战枪神 > 第一百九十六章:日本人的恐惧

第一百九十六章:日本人的恐惧(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林一凡看着四门九九式一百五十毫米重型火炮往合肥城城头轰了整整三十多炮之后,才领着主力大军分批撤离。

而合肥城城内的日军军官和士兵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军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而来,示威结束之后,又浩浩荡荡地离开。

他们并不敢派兵出城偷袭,毕竟林一凡如此诡计多端,很难说没有埋伏等着他们,这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圈套。而对方之前居然在五日之内攻下了安庆,现在带来示威的,又不足万人,这实在是太可疑了!

合肥城内的各级日军军官们一番商议和脑补之后,都得出了一个近乎统一的结论——林一凡的大军绝不可能那么少,这绝对是故意的,就为了骗他们出去偷袭。

而有了这个堪称明智的解释之后,所有人都有了台阶下。毕竟,这样就不算是畏敌不前了。

如果最后真的发现了国军埋伏有兵马,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说明林一凡太狡猾了,但还好被皇军发现了。

若是没有发现,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绝对还是林一凡太狡猾了,藏得太严实,就是为了引诱皇军上当,军报还不会写吗?还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不过,他们这就是瞎操心了,林一凡一个这么靠谱认真的人,怎么会没想到要虚张声势?国军主力大军往回撤之后,便在路上散开了不少兵马,假装成了伏击的大军。

隔着一条大江,距离又那么远,合肥周边山高林密,城头上的日军就算是用望远镜,也根本看不清国军到底埋伏了多少兵马。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么好的机会,林一凡怎么可能不把握好?

且说,在两年多前,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给日军精锐矶谷、板垣2师团以歼灭性打击的同时,日军第6师团板井支队从芜湖出发,先后攻占和县、含山、巢县和合肥东南的夏阁镇,随即沿淮南铁路和巢湖水路急进,企图夺取合肥。

国民政府军队为“确保淮南要地,阻止日军北进”,以第26集团军第10军第41师、第48师于4月25、26两日奉命由河南商城、湖北英山向合肥集结。

合肥城防工事曾由国民革命军第21集团军耗资约20万元经营半年之久,颇为牢靠,且有完整坚固的城墙可依托。

但日军集中炮火,还有六架飞机支援,国军虽然企图挫败敌攻势。但因敌机轰炸,步骑猛冲,守城部队伤亡惨重,最终失去了成为的工事。

同时,又因为日军衔尾紧追,守军撤退时组织不力,溃不成军,一部分日军乘机由德胜门冲入城内。由于守军主力全部置于城外阵地,城内兵力空虚,城内又有汉奸内应,合肥城很快失去控制。

随着城内26集团军司令徐源泉指挥部被日军炸毁,其自退北门力图收容散兵反攻,城内的国军几乎失去了指挥,最终因城外各部腹背受敌,军心动摇,指挥联络失灵,难以组织有力行动,守军不得不向城西、城北方向全线溃退,合肥失陷。

但现在,随着林一凡等人开始组织兵马反击,合肥被收复,回到中国的手中,已经是指日可待。

这个时候,林一凡已经带着手下的特战队回到了安庆,粤东等地已经全权交给了薛岳来作战,老蒋自然是对他又进行了一番特别嘉奖,还给他升了军衔。

回到眼前,趁着主力大军在外面虚张声势,各部兵马还需要比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撤回的时机,林一凡也在安庆城外的临时指挥部之内召开了一个简单的军议。

一方面,是他还要和薛岳和白崇禧那边确定广州城未来一段时间的部署,另一方面,则是他管辖的大别山东面战局,还有重庆中央参谋部要试点建立分支的问题。

“广州有两条通路过山,可以随时袭扰粤东多地,海路也能一路北上袭扰粤北,闽南诸县,安藤利吉不可能坐视不管,鬼子也必然会有所行动。因此大多数时候,白崇禧那边都能依者坐镇广州,指挥大军应对,并适时反击。

广州距离粤东各地毕竟还是有几百里的距离,和安庆,武汉,重庆等地就更不用说了,若是事事需要汇报向参谋总部请示,必然会贻误军机。所以,我想要在广州也设一个隶属于参谋总部的参谋部,协助白长官指挥大军作战,拟定应急作战方案。

驻守广州的部队调动,只需要白长官和参谋长两人同意,便可先行动,后上报。若是平时广州的军令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分歧,则以你这个参谋长为准。”

林一凡对手下的一个参谋说道,他需要给参谋部更多历练和发挥的机会,在这几场反攻战中,他也培养了不少的参谋人才。

这个参谋记录下来这些部署之后,会再和林一凡讨论确定,然后通过电报发给薛岳和白崇禧那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