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我为天下师 > 第54章 这也行?(求跟读支持!!)

第54章 这也行?(求跟读支持!!)(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届学生啊,也就一个曹端算是可造之材。

抛开这些想法,章宰静下心往下看去,下面就是许良对章宰出的题给出的答案,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伱那气候之说,真能拿出切实的论据?

往下看,章宰看到的是一条弯弯扭扭横向的线,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当他看到旁边的释义,他才知道这条线是什么意思了。

线的旁边是许良附上的一个长度标刻,按照许良的划分此为一厘米,而再度十分则为十个毫米。

厘,毫都是古代长度计量单位,只是缺乏统一标准,一厘一毫究竟是多少,换个人也许说法儿就不同了。

而许良在这里给出自己的一个标准刻度,借助报纸的覆盖范围和流传度,以后接受的人多了,就有可能慢慢形成统一标准。

这个事情看似普通,实则意义重大,当然现在也只是刚开始而已,也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有了确定的相对精细长度单位,文章立刻引入一个概念,那就是年平均等降水量线,一年内降水量相同的点连起来,则为年平均降水量线,而文中所画线条,即为四百毫米年平均降水量线。

许良在文中又是假借域外游商的托词解释这条线的来源,更直言世人可用报纸附有的统一长度单位进行测量验证。

……

章宰看得眼睛瞪着老大,许良这解题思路是他想不到的,这样也行?

而这篇文章以上所有内容,都是为了引出最后一个观点,那就是这条等降水量线与华夏历代长城段具有相当程度的重合。

一个人力造物,与自然现象的重合,这是巧合吗,不,这是人类顺应自然规律的产物。

“一线分文明,定农耕游牧者不在长城,而在此线!

是以,气候可决文明形态!”

章宰忍不住手一抖,长吸了口气,心里为之震惊:“此子厉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