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军北上(第4 / 4页)
“既如此,刘氏何不拥项氏为王?”末座的项庄问道。
刘信冷冷道:“若是项氏领军打败了章邯军,谁又能再阻止项氏做楚王呢?陈涉之败,便是因为彼处争权夺利人太多,灭秦之人太少。”
刘信的话让项庄讪讪而退,但范增却不是那么好哄骗的。
“但老夫还是不明白,西向为何一定要选刘邦。老夫看来,你足智多谋,灵巧机变,不在你叔父之下。若由你西向入秦,也没有不合适的吧?”
刘信听了,咒骂一声老匹夫尽给自己找麻烦,但脸皮依旧和颜悦色道:“小子承蒙范老先生夸赞,可不敢当。但我却更想随子羽一起北上,帮助子羽打败章邯。”
项羽大喜道:“好兄弟!刘信说的没错,刘季要入关就让他入吧,没有他,我们兄弟一样能够打败章邯。”
项羽虽然改变了态度,但想要安抚项氏,这一点条件还是远远不够的。
刘信最终公布了刘邦的条件:交付项羽一万兵卒,助其攻打章邯。刘邦则要求项氏支持自己西向,并给予刘邦全权抉择西路军事,包括军士爵位升迁,投降各地官员的任免。
在这样优厚的条件下,项氏这才答应与刘邦合作。
刘信离开项羽营帐后,除了给刘邦写回复信之外,另外让母亲给自己新做的冬衣派卢东送给了韩信。
十二月,随着刘邦的一万名兵卒抵达彭城北,刘邦与项羽的联名上奏公文也放到了怀王的桌子上。
奏文之中,再次唱起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老吊子,更用唇亡齿寒比喻楚与赵的关系。救赵是为了存楚。
怀王看了奏文,直接跌坐到座位上。但事已至此,无可奈何,不得不拜项羽为上将军,范增为次将,刘信为末将,北上救赵。
刘邦与项羽在公文中向怀王禀报说,此一战,是楚国生死存亡之战,因此不能不尽全力。凡有扬言秦军不可战胜者,妄图保存实力者皆斩之。
其中“妄图保存实力者”指的便是龟缩在城中的桓楚部。在得到上将军的任命后,项羽便勒令桓楚部出城,随大军一同北上。
桓楚出城后,跪在项羽面前,向项羽请罪。在刘信与范增的劝说下,项羽不仅原谅了桓楚,还任命桓楚为先锋,往前为大军开路,楚军上下一心,大军往北而行。
在桓楚出发后,项羽也率领主力,共三万人,离开了营地。范增作为次将,随行项羽,参赞军机。刘信身为末将,主要负责的是大军的粮草后勤。这也是刘信最为擅长的事情。
刘信离开前,望了一眼身后的彭城。
彭城之北留下了一座座空荡荡的军营与军事壁垒,便是彭城之中,也在项羽的万丈光芒下黯淡失色了起来。
刘信不知道那个身处深宫中的怀王现在心情如何,王冠之重,他现在应该深有体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