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军北上(第3 / 4页)
项羽年纪轻,声望不足,这便是他最大的短板。也是他眼下亟待解决的事情。
卢东回来后,捎来了刘邦的书信。信中,刘邦认同了刘信的判断。刘邦有着敏锐的政治目光,他认为在秦军将主力部署山东各国时,关中必然空虚,是时候来一波偷家的行动了。
因此,刘邦认为应该以正兵迎章邯,另外应该派遣一支奇兵偷袭关中。他要刘信帮自己争取入关中的统帅资格。
可以说,眼下楚国的军政大事方阵已经与彭城没有多大关系了。刘邦与项羽已经早早地在楚国形成了两极。刘邦若要想要入关中,项羽的态度至关重要。
刘信将刘邦的信扔进了炭盆中烧毁后,孤身来到了项羽营帐前,却在营帐前遇到了老熟人韩信。
韩信对刘信尴尬地笑了笑,已经是冬日,韩信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袍子,鼻子红肿,径自流着清水。
刘信指着营帐内,问韩信:“里面还是没讨论出个结果吗?”
随着日子推移,章将军行进的方向终于确定了下来,章邯以为击败项梁军后,楚地不足忧,便北上攻打赵国了。
其中,刘信也打听到,章邯军驻军定陶时,彭越便数次劫掠秦军粮草。秦军追击,彭越便率部藏在巨野泽中。
韩信冷哼一声道:“他们在争吵一月也不会有结果。”
项氏所争吵之事,便是代楚自立,还是奉楚伐秦。在威望不足的情况下,由项氏自己做楚王,倒也是个想法。
三国时,曹操死后,曹丕便通过称帝来树立其威望。
但其中也蕴含着风险。项氏的势力还远未到控制楚国的地步。便是项羽麾下,依旧有许多将领信奉的是楚,而非是项。项氏称王,必然造成军队的动荡。
而且砀郡刘邦那里的态度也至关重要。作为反对项羽称王的范增认为,刘邦素有野心,是项羽的劲敌。刘邦是不可能赞同项羽称王的。但大部分项氏族人是没有范增这样冷静的判断的。
在他们看来,刘季出身低贱,做一砀郡长怕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只要承认刘邦的砀郡长,刘邦便会支持项氏为王。
面对营帐内的争吵,项羽早已经不耐烦了。韩信进来通报刘信在外面。
刘信每次来拜见,都是传达砀县方面的态度的。众人都安静了下来,想要听一听刘邦现在是什么态度。
“刘季如何说?可愿意与我一同北上对抗章邯?”
“季父灭秦之心不弱于子羽。他认为,楚国想要灭亡秦国,不能将宝只押在一处……”刘信一番侃侃而谈,将刘邦的想法说了。
项伯嘲笑道:“你家季父倒是会选,自己挑了软柿子,反而让我们去啃骨头。为何不是刘季救赵,我们西向呢?”
“首先,项氏兵多而刘少,项氏兵强而刘弱。第二,只有项氏才能团结领导大部分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