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桂溪缘 > 第三章:流长源不断 家风韵绕梁

第三章:流长源不断 家风韵绕梁(第4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话说当年,干山贾公在曾家营中当文书,修书给陈家友粟公讲前线形势,友粟公就沿密道约起十多好友去投奔。十多个最有见识的后生,出山时是一同约在家资最为丰厚的水阜头陈家,但因一众人中,以友粟公为人最为平和,讲究诗书传家,见识好些,武艺也好些,众人便公推友粟公为首。一行人本是去投奔干山贾公的,但干山贾公当时仅是较低文职带不得队伍,众子弟第一次上战场都不愿分开,不得以只能由从未上过战场的友粟公带。友粟公处事,推崇谨慎,刚勇与谋略之间,更主张谋略,所以安庆大战之前,一切还算顺利,且没有任何人伤亡。我家曹景公言,起先讲的是,世道艰难,生意难做,从军是为恢复生计良序,就便得些军费养家,并未想着发大财,但随着战事进行,有些人的本性就逐渐表露出来,一心只想发大财,有时不惜性命,友粟公总训诫的,非至万不得已,不要放弃盾护取财,但战场却越来越难约束,其中最为倔强的就数田中心陈公、于家文公、冲顶蒋公,果然在安庆出事了,登上楼门后,田中心陈公、于家文公、冲顶蒋公就冲入死人堆里寻财,水阜头陈公看到了一个长毛当官的尸身也急了,丢下武器向前,被一长矛伤兵瞄准,友粟公急去防护,不想后脑中枪。众人失了头领,就没自己罩着,结果就没原来顺了,精明的如黄沙源蒲公,装死脱逃了,未脱逃的镇上欧阳公也死了,还残了常山高公、于家文公。战事结束后,大家都记友粟公的好,原来不读书的人家,也按友粟公的训导,置些田地,走上耕读之路。但兴许是杀多了人,除你们板塘陈家、镇上欧阳公家世代从医积有阴功、人丁兴旺之外,其他家族人丁都不太旺,只不过依祖上的积累,日子过得不,干山贾家、水阜头陈家还接替引领潇湘地方兵权数十年。

“直到神纪风起,翻转天下红尘,近百年后再瞧,好像一切定数尽显。可怜煞了,那投机堕落的于家文氏正在得意之时却又在霸气之中死绝了;冲顶蒋家为富不仁声望不好,也绝了;干山贾家、田中心陈家绝得有点点冤枉,尚没让我想透;水埠头陈家更怪事、正房在风水最好位置没留下后,却又听说陈公在外的野子后来竟登大贵之位。邓公复出之后,恢复了高考,比如板塘陈家、我曹阳庄曹家、镇上欧阳家等等根基繁厚之家,都是乘势发展,很是不。再仔细看看,早年那些靠自己考上大学出去的,有几个不与老家族有些渊源?总之还是那句话,好人害不倒,为恶终有报,积德莫论亲,举头有神明。”

孟湘:“阿姨,转告您老人家一些补充信息,干山贾家贾月生在台湾有四女一男,贾月生还做到了少将一级,冲顶蒋家在苗寨也有后数。”

曹媛:“哦,那好,我晓得了,这是个真正的好消息。”

孟湘问阳老师:“你们家族现在多少人?”

阳老师笑道:“从医的是正房,其他各业的是偏支,我家高祖不从医,说明从来就是偏支,据说,正房从医者高手很多,还有国家骨科医院的大教授。苦株祖祠从始祖欧阳忠公起,人是太多了,清明会一开几十桌。按曹阿姨的善恶论,我们当属好人家。”

蒋老师插言道:“水阜头陈仪属于革命早期干部,比较有水平的,神纪年代被斗争游街到苦株镇,他小老婆为与他划清界线用鞋子抽他嘴脸,苦株人看不过,抢回了老家躲过大劫,改革开放后,做过潇湘行署副专员。今天听曹阿姨讲,原来也是老族之后,第一次听见哈。听曹阿姨讲时,我也一边搜索了我们哪时代高考出去的,还真是多少与陈家呀、贾家呀、李家有丁点子关系。如今看,附近较出名的周书记,原来是曹阿姨的儿子,是曹家的直系后裔。曹阿姨简直可以叫做苦株活化石了。”

孟湘笑道:“阿姨,常山高家我知道的,有正版子孙与我校友,复读时找我搭过铺,现在也较有出息。田中心陈胜生家系我高祖母娘家,他们村子也出了好些人的,以我高祖母那样的为人,娘家绝尽的可能性较少,我问下我一个在潇湘科技学院做教授的同学就知道了。”

孟湘说完,也不管时间已晚,直接拨通了某教授的电话:“喂,华仔教授,睡了吧,打听个事。”

“啊,孟湘,老同学好,我刚睡下,这么晚了打电话,老弟兄,有事请直说。”

“我遇上了一个堪称我们苦株活化石的有缘老人家,她讲到咱们田中心村陈胜生家、也就是我高祖母娘家,你可知道陈胜生家不论谪庶、还有没有后人?”

“孟湘老同学呀,我看过你的大作《桂花树了,本来想给你打电话的,后来又想到咱们老同学会见面的当面讲妥当,不想你打电话来了。告诉你呀,你家高祖母四娘杀鸡告儿孙的故事我屋里也流传,为什么我屋里也流传呢,因为你家四娘,也就是我家老上辈的姑奶奶呀,学名叫作陈胜玉,为了印证你的《桂花树,我刻意回村查族谱,在族谱中还真查到了的这个事,看来许多我们原以为的仅是‘谈古情哄孩子睡觉’,也许曾经是真实的存在。是的,长房划成大地主、儿子未讨到亲,最后绝了,但次房呀、末房呀反正蛮多房,我家祖上是中间的某房,唉,那个世道嘛,简直太混乱了,他妈的,我们兄弟们面前禁不住丢掉假斯文口吐国骂,莫在意噢,本是一家人,过了好些代后,为了点蝇子小利,或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屁事,自家人斗自家人都说不定。看,不是搞笑嘛,我们同学几十年了,竟还不知道,如果说从你们家四娘我们家老姑奶奶算起,咱们还算有点转折亲,这不就是搞笑嘛,哈哈哈。”

“好的,兄弟,改天到板塘桂庐来喝酒、详聚,我已回板塘桂庐的了。我还在向一个九十岁的阿姨采风,先不打扰你了。”

“好的,改天聚。”

“阿姨,听到没?我高祖婆娘家人多得很,我刚通电话的这个老同学,就是她娘家后人。”

曹媛:“是了,孟湘宝崽能干,帮我解了疑惑。我那儿子周天翔,整天介工作工作,告诉他田中心村某位老人家名字让帮我问下,说是划成地主,绝了,太不负责任了,哪天回来见面了得骂他。那蛮好的,也许除了于家村文家彻底死绝了,其他的老族都发展得很好。”

孟湘“阿姨,您好了不起哟,思维与时俱进,还知道用发展一词呢。”

曹媛:“宝崽呃,我天翔与桂珍隔三差五总回来的嘛,他们也与你孟湘一样,总跟我讲现代生活,见得多听得多,我文化再低,也文化高了。宝崽呀,我姑姑曹良藻在时,我可是常带桂珍去你们村走亲的呀,可怜煞了,我姑姑可是被逼得成短见的呀,而且我知道仁书又非我姑姑亲骨肉,心一横,才断了亲......”

孟湘:“阿姨,我记起来了,曹兰奶奶下葬时,我见过您。”

曹媛:“是的,宝崽呃,好多事你们都不知道,当年那是什么世道?我那么能干豁达的姑姑都被逼得成短见呀。我老公周树生接任村支书时,虞书先生家就剩你一根苗了,你老姑娘嗲嗲不知以什么方法,得了什么梦中神示之后,特别让我姑姑找我救下你,还商量叫你到我曹家做上门儿子呢。”

茹萍立时来了劲,故意望着孟湘,夸张地大声问:“阿姨,什么叫做上门儿子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