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乱起徐州(第3 / 7页)
徐庶沉吟许久,才开口说道:“吾虽有此志,却未得明主。且吾出生贫寒,名声不显,纵然投靠车骑将军,也未必能得重用。”
周瑜闻言,却是大喜过望,急忙说道:“元直尽管放心,车骑将军求贤若渴,唯才是举,若由我亲自举荐,必会重用于你。”
徐庶却是沉吟半晌,继而抬头望向周瑜,问道:“公瑾此前不是一直陪伴车骑将军左右吗,今日为何返回舒县?”
周瑜倒也没有隐瞒,如实说道:“庐江之民,人性躁劲,风气果决,视死如归,轻侠之风甚浓。若不加以约束,必为庐江之患。”
“我向上呈情,因此被封为护军都尉,主公命我于此征招三千庐江上甲,如此既能消弥祸患,亦可得一强军。”
“我此次返回舒县,正为此事。”
徐庶神情微动,而后起身拜道:“若都尉不弃,某愿为一马前卒。”
徐庶本就有任侠之气,而且所精通的也是军略,若能与意气相投的游侠儿们组建成一军,倒也能够完成年轻时候的夙愿。
周瑜闻言,却是大喜过望,拉着徐庶的手说道:“若得元直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没过多久,徐庶以身入局,不惜自毁名望,也要设谋帮助妇人筹集医药费的事迹,很快就以舒县为中心,迅速朝着四周辐射而去。
那些本来还对徐庶漫骂指责之人,在得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后,全都羞愧不已。
庐江郡本就任侠之气甚浓,徐庶侠肝义胆之举,也颇合轻侠之风。
一时间,徐庶名声大噪,不少庐江郡的游侠儿们,全都慕名前来拜访。
有了周瑜的地位与影响力,以及徐庶的名望与号召力,仅仅耗费了数月时间,三千庐江上甲就已经组建完毕。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曹操之父,前太尉曹嵩,因为黄巾起义而引咎免官以后,随后颠沛流离,带着少子曹德,前往徐州琅琊郡躲避战祸。
未曾想,徐州牧陶谦两次攻打兖州,以至与曹操结怨。
曹操为了报复,此前攻入徐州,屠杀百姓无数。
本来以曹嵩的名望,哪怕三公之职只是买来的,却也并不担心被陶谦报复。
只不过,曹操屠城之举,的确激怒了陶谦以及徐州百姓。
曹操忧心自己父亲在徐州的安危,也担心父亲被陶谦所挟持,因此写来书信,希望曹嵩能够前来兖州。
曹嵩亦知事情之轻重,深思熟虑之后,当即带着家中老小以及财物,秘密前往兖州。
曹操得知消息,不由大喜过望,派遣部下将领应劭前去迎接。
徐州,州牧府。
此时陶谦经过惨败以及被屠城,早已没有了此前的心气,不过对于曹操的仇恨却越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