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197章 招贤纳士

第197章 招贤纳士(第6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只不过,张昭也并非完人。

首先,曹操南征之时,张昭就是投降派代表人物,这种行为一度让孙权感到非常失望。

而且由于张昭本就出身士族,所以在对待江东世家大族方面,也是采取了拉拢、联合的策略,虽然能够为东吴迅速稳住局势,却也让孙氏处处受人掣肘,被禁锢在了江东。

或许也正是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孙权在登基为帝以后,并没有册封张昭这位两朝重臣为丞相吧。

不过倒也并不能完全怪张昭。

只因孙权继位之时年纪实在太小,而且东吴当世内忧外患,境内盗贼四起,豪强大族又虎视眈眈。

就连继承江东基业的孙权,都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保不住江东基业,为此还忐忑不安的专门去询问大将董袭。

张昭的策略虽然显得软弱,却能迅速稳定江东局势,让年幼的孙权不至于失去父兄打下来的基业。

等到孙权能够掌握权力的时候,东吴已经与江东世家大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分不开了。

至于张纮,政治才能在整个三国时期,应该也能排到前五之列。

相比起只精通政务的张昭,张纮也颇有谋略与眼光。

就好比孙策交战之时,仰仗自身勇武,总喜欢亲临前阵,带头冲锋,张纮就曾苦苦劝诫:“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不得不说,张纮的确颇有远见,早早看出了孙策的弱点。

奈何孙策并不听劝,对于自身安危不怎么放在心上,最终死于小人之手。

孙策刚刚脱离袁术之时,手中兵微将寡,数次前去拜会张纮,虚心求教,询问自己能否东占吴会,西报父仇。

张纮本来并不愿答复,可是看到孙策甚微诚心,而且忠壮内发,辞令慷慨,感其志言,乃答曰:“昔周道陵迟,齐、晋并兴;王室已宁,诸侯贡职。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若投丹阳,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仇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侔于桓、文,岂徒外藩而已哉?方今世乱多难,若功成事立,当与同好俱南济也。”

孙策纳其言,果真打下了江东基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说诸葛亮的《隆中对》,奠定了蜀汉的三分天下的基础,那么张纮的这番言论,就是奠定了孙氏占据江东的基础。

等到孙权继承江东基业,张纮也是屡次劝谏。

其实早在建安十三年,孙权在征讨合肥之时,就打算效仿其兄长亲率轻骑前往突击敌人,却被张纮劝住。

次年孙权还想征合肥,又被张纮劝阻。

直到张纮去世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劝得住孙权,然后就有了张辽威震逍遥津,孙权外号孙十万这个事情的发生。

周琦深知二人之才,当即备下重礼,准备亲自前去拜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