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王佐之才(第2 / 7页)
若非到了江夏以后,官府可以分发粮食,杜畿可能就支撑不下去了。
杜畿吃饱喝以后,找了个地方清洗身体,整理衣冠,也开始观察江夏的现状。
周旌虽然十分注重家族,可是他作为沛国周氏的掌舵人,理政才能自然非比寻常。
再加上周琦既定的内政方略,江夏郡又获得了豪强大族的钱粮土地,这就导致本来人口凋零、盗匪四起的江夏郡,在短短一年时间之内,就开始了蓬勃发展。
整个江夏郡,都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周车骑果有雄主之姿,不过如此大规模招收流民,恐怕要不了多久,扬州以及江夏,都会陷入缺粮的窘境吧。”
杜畿略作沉吟,继而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喃喃自语:“我正好有些想法,或可解车骑将军燃眉之急。”
念及于此,杜畿当即来到了招贤馆内,要求见这里的管事之人。
当负责招贤馆接待的下人得知,眼前文士曾经担任过京兆功曹、郑县县令以及汉中府丞以后,不敢怠慢,直接找到了周承,禀报此事。
周承也知晓周琦求贤若渴,对待士人非常看重,特别是像杜畿这般有过做官经历的士人,更是扬州急缺的人才。
他不敢怠慢,当即亲自前来接见杜畿。
“汝便是杜畿杜伯侯?”
当周承见到杜畿,得知对方姓名以后,不由惊呼出声。
杜畿有些奇怪的问道:“将军亦知杜畿之名耶?”
周承点头道:“昔日车骑将军奉诏平定叛乱,征召先生为督粮官,还曾告知吾等,先生有王佐之才。”
“尝恨不能与先生一见!”
杜畿闻言,脸色动容,道:“未曾想,车骑将军居然如此器重于我!”
周琦说杜畿有王佐之才,可并非虚言。
王佐之才,指的是有非凡的治国才能。
杜畿名气之所以没有荀彧大,并非政治才能不如荀彧,而是在谋略方面比不上对方罢了。
毕竟,乱世之中哪怕治国再厉害,也没有谋士所献的一条计策更能引人注意。
就好比诸葛亮,他治国以及政治上的才能,可谓是经天纬地,纵观华夏数千年历史,也极其罕见。
但是人们在提起诸葛亮的时候,只会说他政治不错,多智近乎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