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周郎单骑入敌营(第5 / 9页)
“渠帅若信得过郭嘉,吾有上中下三策可供渠帅选择。”
“若信不过,在下转身就走,绝不多言。”
与波才及其麾下黄巾军相处这段时间,郭嘉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些都是一群被逼无奈才造反的百姓。
百姓被逼活不下去了,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
在郭嘉眼中,现在的黄巾军虽然被某些野心家所利用,可那些跟随起义的百姓却是无辜的。
至少在黄巾起义初期,黄巾军尚未开始四处劫掠百姓,也没有强盗行径,的确值得同情。
就连波才本人,也有着强大的人格魅力。
虽不至于让郭嘉投其麾下,却也让郭嘉起了恻隐之心,想要在临别之际提点一下对方。
波才闻言脸色微变,可是先后想到了郭图、郭嘉,也不由暗自苦笑。
他知晓,士人不可能为黄巾军所用,朝廷也并不没有想象中的那般不堪一击,黄巾军未来的命运必然十分坎坷。
所以,面对郭嘉的这番消极言论,波才并没有动怒,只是感到深深的悲哀与沮丧。
“先生请讲,在下洗耳恭听。”
郭嘉略作沉吟,道:“下策:花钱买通十常侍,向朝廷献上降表。”
波才闻言脸色微动,以为郭嘉是在劝降自己,就准备发怒。
不过很快,他就想起了这只是郭嘉说的下策,当即问道:“我率众投降,必然也是大功一件,为何还要买通十常侍,还只是下策。”
郭嘉摇头道:“此次黄巾起义,有席卷天下之势,朝廷为了杀鸡儆猴,未必会接受渠帅的投降。”
“只有买通十常侍,才有可能让他们说动天子,允许渠帅投降。”
“之所以为下策,乃因渠帅行此举,纵能保一时富贵、安全,终究会被清算,恐怕不得善终。”
波才心中凛然,问道:“何为中策?”
郭嘉道:“中策则是将大军交由别人,渠帅自己带上钱财、家眷,躲到南方,如此或能享一世富贵。”
“之所以为中策,乃因渠帅手下无兵而坐拥大量钱财,恐遭别人觊觎。”
波才眉头紧皱,继续问道:“何为上策?”
郭嘉直视波才,道:“剔除军中老弱,挑选精兵强将,带上所掠夺之钱粮,去黄巾名号而啸聚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