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牤子去背煤(第3 / 4页)
后来,得这里的老煤黑子指导,与人合作,换刨换背,分清石头和煤,把石头甩掉,只背煤不背石头,不仅轻松不少,每天也能背出两吨多,达到
自己定下的每日挣十元的目标。
且说,牤子到小煤窑背煤这件事,刘支书回家当笑话讲给家人听,大有为自己的女儿解气的意味。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刘彤听说牤子去了辽河源,辽河源是西安煤矿所在地,牤子去的那家小煤窑距离刘彤在矿山的住处不是很远。
刘彤的丈夫出事故以后,她孤苦伶仃,几乎很少回那个家。
现在不同,牤子去了,这是她接触牤子再好不过的机会,怎能错过。
这事是刘彤心里所想,没有向家里人说,她有她的心思,哪怕和牤子做个露水夫妻,也可以聊以欣慰。
她向父母说,想回矿山住一段日子,父母以为她想开了,回矿山再找嫁人的机会,哪怕再嫁给一名矿工,一辈子吃穿不愁,也不错。
回矿山要搭车才行,除非到人民公社坐拉脚车,还不一定有没有,否则,只能等哪个生产队马车进城的机会。
刘彤既然想回矿山,就心急火燎。
事也赶巧,生产三队有人委托二赖子卖山货,刘彤听说二赖子有三轮车,这几天就要进城,她想找二赖子,搭乘他的三轮车回矿山。
有搭乘二赖子三轮车的想法便迅速行动,刘彤先是派人到幸福屯打听,弄准了二赖子哪天启程,她提前带好东西在必经路口等候。
这一天,二赖子三轮车装上了山货和妇女们闲时做的手工品,诸如纳的鞋底、做的鞋垫、鸡毛掸子、狗皮帽子、棒针织的毛衣围脖和手套,还有为新生儿用百家线绣成的兜肚。
吃罢早饭,出发进城。
二赖子哼着小曲,走到生产三队路口,遇到刘彤正在那里等候。
刘彤截住了二赖子的车,请求二赖子:“二赖哥,你是去西安县城吧?能不能带上我,你累了我帮你骑?”
二赖子对刘彤并不陌生,早就认识,如果说刘彤当年是一枝花,二赖子就是臭狗屎,一个是白天鹅,一个是癞蛤蟆。
最近,二赖子对刘彤追牤子的事早有耳闻,事不关己,他只是吃瓜群众。
刘彤是女人,而且年轻漂亮,这对二赖子超级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