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第6 / 6页)
八
思念是一把迟钝的刀子,当你以为自己终于放下的时候,才发现它早已刺入身体,同五脏六腑融为一体。从此不能再用肺部呼吸,而是使用心脏。准确地说是使用心脏最上面的一小部分来呼吸,每呼吸一次,伤口都会拉扯着四肢百骸再痛一次。
黑夜的寂静是充满魅力的,很多年后乔兰意识到了这一点。她也渐渐习惯于昼伏夜出,享受一个人深夜。她绝不是在惩罚自己什么。
生活穷尽又声息,白昼未必代表光明,太阳也非只是一颗普通的星球,在这一方操作台上,乔兰也早已明白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来。
乔兰一度希望自己可以忘记那个夜晚和那个人,但遗忘也是需要力气与时间的,二者她都没有。那六个字终日摆在她的床头,“谢谢你”挤在“我走了”的旁边,施舍般地表达着逝者的歉意。她留下了这几个字但久久不敢直视,所以她日日夜夜泡在解剖室里,试图忘记那夜,忘记一切。
法医室新来的小姑娘很安静,全程不发一言地扛着摄像机记录着,直到她出声询问某个缝合手法的时候乔兰才意识到房间内不是她一个人。乔兰收回了自己的思绪,细细地为她讲解起来。年轻人专注而稳重的模样,让乔兰忍不住想起了一个人,那个第一次见她解刨就可以全程肃穆不皱一下眉毛的人。
结束所有操作的时候,天际已经发白,乔兰有些不忍心实习生陪她耗在这里,一边脱下防护服一边催促她收拾好就赶紧回家。
小姑娘在解剖的时候还很安静,现在倒活泼了起来:“乔老师家里有人在等吗?”
乔兰愣住了,随即又挂上了那副温和的笑意:“我女朋友,在康涅狄格州,不在国内。”
“那她还回来吗?”年轻人好奇地问道。
“也许明天。”乔兰埋头继续清理着身上的血迹,躲避着眼神的接触。脑海中突然闪过邓布利多的一句台词:Tbyng,antfv’sknsting.孑然一身的邓布利多,在寻找魂器的路上时,是否也会想起那位意气风发的故人呢?
当她抬起头,灰蒙蒙的雾气里太阳照常升起,崭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只是后半句话堵在喉咙里,却再也说不出口了。
“也许永远。”
注:
(1)精神类药品一般口服咽下,压于舌下是为了快速起效镇定。
(2)该情节描述的症状为人格解体,且会在后文中反复出现。人格解体通常表现为患者感觉像是在梦中或迷雾中,或者感觉有一堵玻璃墙或一层面纱将他们与周围环境分开。世界似乎没有生气、没有颜色或很虚假,世界在他们看来似乎扭曲。一般由重度精神压力、抑郁、焦虑或使用非法娱乐性药物诱发。在人格解体或极度崩溃的精神状态下,对自己的伤害往往没有感觉,所有的想法都是迟钝的(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3)SafanSnbyTayrSft/ThCiviWars
(4)具体情节太长了去原作那里看!这里为了篇幅和行文节奏省略一下。
后记:
是的,最后张嘉超还是死了,尽管乔兰救了她一次。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笔者认为人人都可以被拯救,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许涟在安萍的帮助下克服了PTSD,我想张嘉超其实也是有人爱的,但她一直是那个把控关系距离的人,或许,如果,我给乔兰一次掌握主动权的机会,张嘉超也能克服呢?张嘉超可以在梦里拥抱过去的自己,可以在安萍呕吐的时候扶住她,因此我的设计是从意识的身体接触出发,让她慢慢意识到,肢体接触并不可怕。所以,故事的最后,张嘉超在乔兰的主导下接受了亲密的接触,终于可以直面爱意,为她们的感情正名,我认为这是与原作最大的不同。
自杀,对张嘉超和乔兰而言或许是最好的结局了。张嘉超法接受孤零零地飞往国外,而乔兰也法包庇她一辈子。这样的安排在笔者心里已经是HE了,故而没有预警(抱歉了)。相信如果有来生,嘉超和乔兰,一定会幸福圆满。
感谢阅读,行文设置了很多细节,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