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巍巍大唐:开国 > 第十七章 席卷南方(1)——萧铣崛起

第十七章 席卷南方(1)——萧铣崛起(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当时,沈柳生率军进犯罗川县,萧铣组织军队,抵御沈柳生的进攻。可是,萧铣出师不利,被沈柳生的军队所击败。这个时候,萧铣动起了心思。他明白,如果正面和沈柳生对抗,自己肯定打不过。现在,萧铣还处于创业初期,兵力微薄,凭借自己手上的千把来人,哪里比得过经营数年的沈柳生。

现阶段,对于萧铣而言,扩充实力才是重中之重。于是,萧铣盯上了沈柳生手上的那支军队,如果能将这支军队吸纳过来,必将是如虎添翼。因此,萧铣决定招降沈柳生,让他为自己效力。很快,萧铣告诉沈柳生的部下:

今天下皆叛,隋政不行,巴陵豪杰起兵,欲奉吾为主。若从其请以号令江南,可以中兴梁祚,以此召柳生,亦当从我矣。(《资治通鉴)

萧铣这是在向沈柳生释放“糖衣炮弹”,只要你肯归顺于我,将来你便是中兴梁室的开国元勋,裂土封侯,亦未尝不可。事实上,沈柳生确实动心了,成为复兴梁室的开国元勋,总要比整日打家劫舍,啸聚山林要强些。

不久,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萧铣自称梁公,改易隋朝旗帜服色,全部遵循梁朝旧例。随后,沈柳生率众归降萧铣,被萧铣任命为车骑大将军。果然,沈柳生的归降,立即起到了连锁反应。短短不到五天的时间,远近争相归附,多达数万之众,可谓鸟枪换炮。紧接着,萧铣带着数万部众,前往巴陵郡,与董景珍会合。

得知萧铣前来,董景珍立刻派遣部将徐德基、郭华,率领数百郡中豪杰,前往迎接萧铣。不曾想,此次出迎,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一切的根源,都起自刚刚归降萧铣的沈柳生,是他从中作梗。

怎么回事呢?徐德基、郭华前往迎接萧铣,起初,并没有见到萧铣,而是先见到沈柳生。此时,沈柳生却突然生出了幺蛾子。他与党羽私下商议,打算杀掉徐德基,然后挟持萧铣,进据郡城,向萧铣邀功:

我先奉梁公,勋居第一。今巴陵诸将,皆位高兵多,我若入城,返出其下。不如杀德基,质其首领,独挟梁公进取郡城,则出我右者矣。(《资治通鉴)

而后,趁着徐德基不备,沈柳生将其杀死,并前往中军告知萧铣:徐德基已死。听到徐德基被杀,萧铣异常震惊,觉得这个沈柳生,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徐德基一死,势必会引起军中的骚动,甚至连自己都会性命难保。震惊之余,萧铣斥责沈柳生道:“今欲拨乱,忽自相杀,我不能为汝主矣。”遂走出军门。

见萧铣如此生气,沈柳生不由慌神,立刻伏地请罪。既然沈柳生主动认,萧铣顺势找了个台阶下,只是表面上装模作样地斥责一番,并未深加追究,宽恕了沈柳生,继续让他领兵。

由此可见,萧铣目光短浅,不足以成就大事。一目了然,像沈柳生这样反复常的土匪,就应该快刀斩乱麻,将他除掉。可是,萧铣却优柔寡断,不仅没有除掉沈柳生,反而继续让他领兵,养虎遗患。此举,必然会寒了众人之心。终有一日,萧铣会像王世充那样,沦为孤家寡人的境地。

等到萧铣带兵进入岳州城后,董景珍这才知晓了徐德基的死讯,心中比愤慨,面见萧铣,兴师问罪。董景珍态度非常坚决,请求萧铣,杀掉凶手沈柳生,还辜惨死的徐德基一个公道:

徐德基丹诚奉主,柳生凶悖擅杀之,若不加诛,何以为政?且其为贼,凶顽已久,今虽从义,不革此心,同处一城,必将为变。若不预图,后悔及。(《旧唐书·萧铣传)

董景珍告诉萧铣,沈柳生原本就是贼寇出身,性情残虐凶狠,反复常。如果长期任其留在身边,说不准有朝一日,沈柳生会倒戈一击。所以,此人绝不能留,必须除掉,以绝后患。

见到董景珍态度强硬,萧铣的内心,再次动摇。自己能够顺势而起,全是仰仗于董景珍等人的拥护,如果失去了董景珍的支持,萧铣就什么都不是了。更何况,沈柳生是什么人,一个投降的贼寇罢了。

当初,萧铣招降沈柳生,非是看中沈柳生手上的军队,扩充自己的实力。现如今,对于萧铣而言,沈柳生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所以,萧铣没有必要为了一个沈柳生,得罪岳州众将。

换言之,沈柳生生性残暴,行事离谱,威胁到了众人的安全,引起了岳州诸将的公愤。不杀沈柳生,不足以平息众怒。因此,萧铣要用沈柳生的人头,换取岳州城内各派的支持。于是,萧铣同意杀死沈柳生。之后,董景珍命人拘捕沈柳生,将其斩于城内。沈柳生被杀后,跟随他一道而来的那帮土匪,瞬间一哄而散。

处决沈柳生一事,完完全全就是一场闹剧。之前,沈柳生擅杀徐德基,萧铣宽恕了他,不予处置;现在,仅仅因为董景珍几句狠话,萧铣便立刻变卦,转而杀死沈柳生。足以看出,萧铣此人缺乏主见,视政事、军务如儿戏,当作小孩过家家,说翻脸就翻脸。这种儿戏态度,也间接导致了萧铣政权后来的灭亡。

果然,杀死沈柳生后,岳州城内欢呼雀跃,沈柳生这个大魔头,终于死了。也正因如此,萧铣得到了岳州诸将的支持,成为了他们一致拥戴的主公,暂时稳定自己的地位。得到诸将拥戴后,萧铣开始着手准备恢复梁朝事宜。

此前,萧铣已经自称梁公,改易旗帜服色,效仿梁朝旧制。现在,萧铣打算再进一步。当然,萧铣还不能立刻称帝,毕竟隋朝还在,隋炀帝依旧是天下之主,如果贸然称帝,肯定会成为其他割据群雄的靶子。现在这个时候,还不是称帝的最佳时机。既然不能马上称帝,萧铣退而其次,决定称王。

于是,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十九日,萧铣仿照天子规格,于城南修筑祭坛,燔柴祭天,自称梁王。因为这个时候,下属汇报,有异鸟出现,是祥瑞之兆。故而,萧铣建元为“凤鸣”,为恢复梁朝做好了前期工作。

就在萧铣自称梁王没过多久,义宁二年(618年)四月,萧铣正式称帝。论实力,萧铣远不如李渊、王世充、窦建德这些北方群雄。当时,连李渊都没有称帝建唐,为什么萧铣敢于率先称帝呢?

首先,这一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隋炀帝死于非命,天下一时陷入了群龙首的局面。随着隋炀帝遇弑,各路群雄纷纷称王称帝。所以,此时此刻,萧铣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可以脱离隋朝,称帝自立。

其次,萧铣起家的长江中游地区,与战火纷飞的中原、北方不同,这里原来就是萧梁政权的统治区域。因此,当地乡绅、百姓,对于梁朝还是保留着一些感情。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以及西梁政权留下的政治资源,萧铣在梁朝故地,打出梁室旗号,恢复萧梁江山,势在必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