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我拍戏从来不用别人配音(5K)(第2 / 5页)
“王老师,我们港岛这边有一个非常不错的项目,想要邀请您出演!”
王智文闻言,面上不显,但其实心下有些厌烦。
他不是没跟港岛剧组合作过,就在不久之前,他刚刚参与了一部港岛大制作,《风云雄霸天下》。
开始时候剧组跟他讲的是一个重要配角,说是什么侠王府后人,他开始还问剧组要剧本来着,人家说到时候就给他。
结果他和徐才女去了后,就那巴巴几句台词,根本不需要剧本。
不仅戏份极少,堪比龙套,基本就是见光死的角色,而且他的扮相还很丑,那头发散乱耷拉下来跟个乞丐似的。尤其是和两个男主角郑伊面和郭富诚相比,简直土到渣!
说白了,别看他在内地是个腕儿,人家港岛剧组压根不睬他,拉他们俩进剧组,就是想打成合拍片的标签,然后希望借此能够申请到引进片的名额!
从1994年起,海外电影如果想在内地上映,只有走每年10部引进片的渠道。
合拍片概念也很模糊,靠审查人员界定,如果是内地制片厂制作发行,主要演员有内地的,那就能直接内地上映,比如张国容和梅婷主演的《红色恋人》。
像程龙的几部电影全都走的引进片渠道,每部电影内地票房都很高,95年《红番区》9500万,96年《简单任务》8000万,97年《一个好人》6500万,98年《我是谁》8000万,而且都是春节上映。
所以龙哥才是真正让内地打开春节档这一档期的电影人,让内地知道了贺岁片这一概念,而根本不是后来媒体吹的冯裤子。
说实话,在引进片刚进来那几年,华语电影真的只有龙哥的票房能和引进大片做对抗,捍卫了华语电影的尊严。
最极端的1996年,内地票房前十,除了龙哥《简单任务》一枝独秀夺得票房冠军,8部全是美利坚大片。还有一部《孔繁森》3600万的票房第八名,大家都明白怎么来的。
所以龙哥有这样的影响力真的实打实硬仗干出来的,也不怪他到了大陆,圈内明星都愿意称他大哥。.
就算只能分到13%,龙哥几乎每部电影都能从内地分到上千万,因此港岛的片方都想有样学样,争取到引进片名额啊!
王智文听了蔡亦侬的话,以为又是一个来套路他的港岛片商,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问:“蔡总,请问是个什么样的角色,我能先看看剧本吗?”
他都做好心理准备了,一旦对方说没剧本,那他直接就给推掉。
蔡亦侬从包里掏出一叠装订好的A4纸,笑着说:“这是上午刚从港岛传真过来的,费了不少功夫!”
蔡亦侬将手中的剧本递过去:“王老师,我先给您简单介绍下,我们这是一部讲述医护人员工作和生活的故事,邀请您出演男主角,一个医生。”
王智文闻言不禁露出意外之色,找他演男主角?!
没听错吧,他现在都怀疑对面不是那个捧出F4的大公司祖龙,而是一个相似名字的小皮包公司了!
王智文忍住心中的惊异,看向剧本,只见封面写着《妙手仁心》。
依托还算不错的文化功底,他能看懂繁体字。
翻开剧本阅读,王智文逐渐沉浸在剧情中。
时间慢慢流逝,蔡亦侬也不急,细细品味着手中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