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尊神开卦 > 第三百三十一回 朝天竺夏使有阴谋 问道显…

第三百三十一回 朝天竺夏使有阴谋 问道显…(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为发展佛教,曾不遗余力地遣人四处搜集佛舍利,造龛建塔,以示供养。

除此之外,还广为延揽僧人为其翻译佛经。之前其父李德明便多次向宋乞要佛经。

李元昊也曾与景祐元年(公元1035年),献马五十匹,向宋求赠佛经。

并于次年,将前来宋进献梵经、佛骨、铜牙及菩萨像后,返回印度的僧人善称等扣押在驿馆,欲索取同等物什。

索要不成,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将他们关押起来。

诸位不仿想一想,李元昊建国之后,首要便是营造佛塔。放着上天竺寺这样一颗至宝,焉能坐视不理?”

邵雍始终默默地聆听着二人间的对话,待洛怀川讲完了,这才缓慢言道:

“你们怕是将问题思虑的过于简单了,若我猜测不错,佛舍利如今已到夏人手上了。”

邵雍的这一结论大出辩才大师意外,遂皱着眉头问道:

“邵施主可否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仅凭猜测,怕是很难令在座的诸位信服。”

“大师,如今‘舍利木观音’被窃,已成事实,我们不妨从两方面来分析。

倘若普通贼人窃了宝贝,恨不得插上两只翅膀逃离此地,断不会多做停留。

然据大师您中毒及昨夜有人窃听我等谈话的情形来看,贼人即便不在寺内,也在附近停留。

况且昨夜谢兄弟与窃听之人交手时发现,那人用的并非中原武功。再联想到明日西夏使团的到来,事情则再明显不过了。”

“若按邵施主适才的分析来看,贫僧也深有同感。那么问题来了。

若西夏人既得了佛宝,明日为何还要来朝觐呢?岂不是多此一举了。”

邵雍微微一笑道:“故而我说大家将事情看得过于简单了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