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回 平风波仁宗费苦心 阅试卷参…(第1 / 3页)
二人准备就绪,便在邵父之殷殷嘱咐中,驾着马车赶往京城。
按照虎子的意思,并未回家探望,而是选了一处小客栈安顿下来,等着后日前往殿试。
这边经历丧子之痛的仁宗经过洛怀川的一番劝导,终于打开心境,开始处理政务。
耳闻其对宋绶、蔡齐言道:
“此次童子试人员众多,朕便不亲试了。全权责成二位卿家代朕选才。
你二人一位是大中祥符八年的头名状元。一位是大中祥符元年,得父皇赏识,赐同进士出身的大才子。
可莫要再明争暗斗的,在一群娃娃面前失了体面。”
其实仁宗这样的安排乃是含有深意的,宋绶历来依附在宰相吕夷简的阵营,而蔡齐则是次相王曾的人。
前段日子,双方势如水火,各不相让,着实令仁宗无所适从。
便希望通过这次童子试促使双方摒弃前嫌,一心辅政。
而二位参知政事自然明白仁宗的良苦用心,遂紧忙表明心迹。
仁宗见二人态度恭敬,不再剑拔弩张,便又继续言道:
“此次为国选材,赋诗一章,援笔而就的天才固然可贵。然发现其文学创作天赋,却比读书背诵犹为重要。
故朕期待二位卿家通力合作,为朝廷选出后继肱股之臣、栋梁之才出来。不知二位卿家可否满我心愿?”
宋绶、蔡齐闻言,意味深长的对视了一眼,竟鲜有的一致,齐齐答道:
“请官家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童子试的日子很快便到了,数百名各州府举荐来的异能童子分几个考场考完了诗赋,剩下的便是论。
这期的题目乃是吕夷简出的,为《论忠孝与齐家治国》。
要说他缘何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呢,这里面还真是大有文章。
除了秉承先秦儒家的“以孝治天下”外,尚有点向仁宗扒小肠的意味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