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回 范仲淹吟诗酬故友 白鹿洞…(第2 / 3页)
由于此地峰峦回合,形似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书院。’
太宗重视书院教育,曾与太平兴国二年(977),下诏驿马驮送《九经》与此珍藏。
真宗赵恒咸平五年(1002),亦下诏塑孔圣及诸贤像于书院。只可惜年深日久,往昔风光早已不再。”
洛怀川置身洞里,但觉凉风习习,清幽雅致,脑海中不禁闪出南宋大家朱熹与陆九渊在此讲学之胜举来。
遂随口讲出了陆九渊当日的一段话来:
“今人只读书便是利,如取解后,又要得官;得官后,又要改官。自少至老,自顶至踵,无非为利耳。”
范仲淹闻言,大为惊诧,上下打量着洛怀川好半天,方才言道:
“想不到贤弟年纪轻轻,竟然见地非凡,超越常人,实令老哥汗颜呐。”
洛怀川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猛地回过神来,呵呵一笑道:
“老哥谬赞了,小弟愧不敢当。你我还是接着赏花玩景好了。”
二人就这样一路玩景,一路吟诗论道,忽觉天上飘起雨丝来。
眼前仙气缥缈,云雾蒸腾,诸峰皆被笼罩其间,忽隐忽现。
范仲淹指着远处道:“快看,这便是雨自下而上之奇观了。”
洛怀川展目一望,果然见一串串晶莹的水滴随着风力向上飘去,不由问道:
“此情此景若非亲眼所见,怕是真不敢相信。不知这其中可是有何缘故么?”
“庐山南依鄱阳湖,北依长江水,周遭水汽在阳光照射下,与升腾中凝成水滴。
当峡谷中上吹之风力比水滴下降之力大时,水滴便随风而上了。
这时,仆从凑到近前问道:
“大人,您这都游了小半日,想必腹中饥饿。看此地景致不错,何不于亭中小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