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回 化干戈仁宗问程琳 认义妹…(第2 / 3页)
“自你们去后,朕日日挂怀。如今见尔等平安还朝,心里总算落了底。
朕之前曾许太史炯,道其只要携子归宋,军中必有其位。
朕便赏太史丹与其父一样,入骑御马直,同为散直。待有军功,再行提拔。不知你二人意下如何?”
太史炯闻言,想着自己为寻娘子四海漂泊近二十年,虽怀揣报国之志,却苦无机缘。
如今父子二人俱投在军中成了武官,便足以弥补先祖太史慈临终之遗憾了。
想到此处,急忙拉着儿子双双跪倒:
“多谢官家厚爱,我父子二人即便肝脑涂地,也要报答您的知遇之恩。”
太史丹也朗声言道:
“从今往后,太史丹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定不负圣恩。”
仁宗见状,甚为感动,摆摆手,又继续言道:
“二位皆是人中之杰,有你们拱卫京师安全,朕这睡觉都觉得踏实。
萧莺哥虽贵为大辽郡主,却甘愿随太史丹一道归宋。
为了两国交好,朕便将其认为义妹,册封安国公主,愿宋与辽世世代代缔结盟好。”
其实仁宗这样安排自有其一番道理,目前西夏元昊那边闹出了很大的动静。
先是以贺兰山脉为中心,调集军队驻守各边防地区,基本确定下了西夏版图。
其二,李元昊命令大臣野利仁荣将根据其意图创造的蕃字加以演绎,成书十二卷,用以教育本国人民及记载历史。
据说,其还以宋朝某些制度不足效法为由,以适应蕃人能征惯战之风俗为需要,重新制作礼乐。种种迹象表明,大有自力为国之倾向。
出于连辽抗夏之长远谋划,这才破格将萧莺哥进封为安国公主。
毕竟她除了是耶律宗的亲妹子外,还是其舅晋王萧孝先之女。
萧家兄弟几个哥哥在大辽身居要职,位高权重。有了这位公主做纽带,有些事情运作起来便会少了诸多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