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阴旱(第2 / 2页)
那老人没有多少心眼,没有多想,让他们进了屋子。
深山之中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老人一家杀鸡煮肉,款待他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孙宁远和主人家谈天说地大半晌,才说到正题上。
“这个地方已经很长时间没下过雨了吧?”孙宁远问道。
老人深深的吸了一口旱烟,吐出一大团烟雾,满脸愁容:“是啊,已经有三年没有下过雨了,现在牲口也没以前养得多了。再这样旱下去,指不定哪一天月牙潭干了,整个村子的人恐怕都得死掉啊。”
“那你们为什么不搬出去?”徐织秋问。
“我们也想搬出去,可是一旦出了干旱的范围,身上就会起一层燎泡,不消多少时间,一个活生生的人,就会烂成一滩脓水。”
“以前也这样吗?”
老人摇了摇头:“三年以前,并没有这样的怪事。到现在,我们也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
孙宁远听后,胸有成竹的说:“如果我没有猜,你们这儿是害了旱魃了。”
“旱魃?”老人惊得浑身颤栗,“你怎么知道是旱魃?”
孙宁远往天上一指,慢条斯理的说:“我是从天上的异象知道的,这里白天乌云密布却滴雨不落,到了晚上就突然之间放晴,万里云。而旱魃是一种成了气候的僵尸,在它的头顶上长有一只眼睛,每到傍晚的时候,眼睛睁开,天上的云彩就会散去。而在白天里,旱魃虽然进入睡眠,但却时刻吸收天上的水汽,所以就算天上黑云压顶,雨永远都下不起来,形成阴旱怪象。”
老人听孙宁远说得头头是道,认定他就是一个不世高人,当即说道:“先生既然知道天旱是旱魃作祟,肯定有解决的法子吧?”
“只要找到旱魃的老巢所在,孙某人自然有办法对付他。”孙宁远说着,问老人,“您知道这周围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吗?”
老人捻着胡须想了想,很快就说:“有,东南方向有一座孤山,我们都叫它杜鹃山,你可能不知道,因为天旱,地上寸草不生,连树都枯死不少。然而,杜鹃山上的杜鹃,一点枯萎的迹象都没有。”
“这样说起来,旱魃肯定在杜鹃山上没了。”
老人忧心忡忡的接话说:“我们也知道杜鹃山有问题,可是那地方邪性得很,就在前不久,有两个小伙子不听劝告,上了杜鹃山,到现在都没有回来,恐怕早就出了意外了。”
“老人家,你也用不着太担心,只要按照孙某人所说的去做,肯定会帮你们除掉旱魃的。”
一夜话,第二天一早,孙宁远换了一身黄色的道袍,手持铜钱剑,支起道坛,开始有模有样的做起法事来。
接着,孙宁远吩咐山民们杀鸡宰狗,接了满满一大盆的鲜血,随后又将一捆捆的箭矢泡进血水中。
快到中午的时候,孙宁远就带着七八个年轻小伙子,背上弩弓,浩浩荡荡的朝杜鹃山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