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街道办下通知(第2 / 3页)
看着随着她的话眼睛越来越亮的刘蓓蓓,王小野话锋一转,“不过,我们八月去,要不了一个月就要开始秋收了。我们要下田放水,割稻子,上山摘玉米,挖土豆,挖红薯等等。
所以,接下来一直到下乡,我们要准备很多东西。你知道有哪些吗?“
刘蓓蓓一脸蒙圈,“我哪里知道啊,我妈都没和我说过。”
“我自己打算准备高筒水鞋、劳保手套、卫生纸、月事带、长袖套、罩衣、锁头、蚊香…”王小野掰着指头计算。
“要,要准备这么多吗?”刘蓓蓓吞了吞口水,略有些惊恐的看向王小野。
“当然不是,我说那么多只是可以让自己在乡下的日子好过一点。你要是想体验一下什么都没有就去村子里面生活的话,我也不拦你。”王小野一下笑了起来。
“你个促狭鬼,还笑我。”刘蓓蓓恼羞成怒的拍了王小野一下。
“哎呀!我就是说说而已,真要买什么得要回去和家人商量商量,毕竟我们也没有钱和票不是?”王小野佯装疼痛的躲了一下。
在贴下乡名单前,这一次的街道办没有像之前一样挨家挨户的上门动员,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年的要到年后才安排了。
不少人喜滋滋的觉得自己孩子可以在城市里面待久一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找工作了。当然,时间多了一点是真的,但到了12月份,找不到的当然也需要下乡。
但是,在看到公告后,有另外一些人则觉得,是不是有人早就知道这一批知青要去的地方好又近,早早的就定下来了?
虽然但是!有一部分是有这么个情况,但是这事儿能说吗?
肯定不能啊!
所以就有一波人在街道办“闹事”。
7月15号报名截止,16号把报名表交上去,18号下乡名单就张贴在街道办的宣传墙上了。
那一波在街道办闹事的人,就有楼上的汪家人。毕竟,前几年他家的大女儿去了东北,现在二女儿也到了要下乡的年纪,又不太想让这个二女儿像前头的那个一去不复返,可不就得要去闹一闹。
他家的大致情况呢,是老爷子是厂里的一个高级技工,一个天天作妖的老太婆,儿子也就是汪大伟,儿媳苏金凤也是服装厂的工人。尚待业在家里的二女儿汪小草和小儿子,前边下乡的是大女儿汪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