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为什么要这么写(第4 / 5页)
但凡看过原着的都知道,《嘉靖与海瑞》这部话剧能够如此成功,与的好底子密不可分。
但这些热议和关注跟林为民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花了几天功夫,中文版的《燃烧》终于写完了。
恰在此时,林为民接到了来自米国的国际长途。
打电话的是乔森·威廉姆斯。
半个月前,林为民的英文版《燃烧》从纽约达科塔公寓寄出,几天后乔森收到了书稿。
这一个多星期,不仅是他,包括兰登书屋的资深编辑,已经把《燃烧》的书稿看过了不止一遍。
意见很统一,这部如果出版的话,可能不是一部会大卖的畅销作品,但作品极具思想性,得奖的概率很大。
林为民的前几部,因为是引进的关系,所以几乎和米国文学奖项无缘。
这次《燃烧》的出现,倒是让乔森和兰登书屋看到了一个机会。
出版社的运营逻辑实际上是差不多的,除了赚钱这件事本身,最重要的就是所能创造和产生的影响力。
显然,如果能捧出一位在米国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中国作家,对于兰登书屋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事。
只要《燃烧》这部能够一两项米国主流文学界的大奖,那么林为民立刻就会摆脱在米国“作品红人不红”的现象。
到那个时候,兰登书屋凭借多年和林为民的合作关系,一定会赚的盆满钵满。
“是的,林,编辑们一致不看好这部的前景。”
“但我相信你,你有成为世界级作家的能力和天赋。”
“在我的力排众议之下,公司决定了出版《燃烧》这部。”
“就是版税分成需要协商一下,我觉得……”
林为民打断了乔森的话。
两人打交道好几年,乔森这货鬼精鬼精的,嘴里没有一句实话,见到空子就想钻,林为民对此心知肚明。
所以压根没给乔森砍价的机会,“版税不用谈,你们愿意出版就出版,不愿意出版就算了。”
这就叫一力降十会!
电话那头,乔森郁闷了半天,最后无奈道:“林,你可真不是个好的谈判者。”
“但我是个好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