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你把握不住(第4 / 5页)
石铁生喃喃自语着,接下来的话他没有说完。
明娃回到陕北,他大和他妈给他张罗了一门亲事,彩礼花了六百块钱。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明娃死在了山里,那时候他正在掏地。
“你说,明娃要是生在这燕京城,也不至于那么早就没了吧?”石铁生突然仰着头问林为民。
林为民沉默着没有回答他,他想石铁生也不需要他的回答。
天子脚下,首善之地,人命似乎也贵重一些,至少不用拖着要命的病还要干重体力活。
两人站在原地等着于华,他过了半个小时才回来,聊了好几个人。
正如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中所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于华回来之后满脸悲戚的不说话,显然是被这些家庭所遭受的厄运给打击到抑郁了。
几人离开公园前,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那些搭在公园里的帐篷。
于华说道:“林老师,我想写一部。”
“写什么?”
能用“部”来形容,肯定是长篇了,于华抬起头看向天上的月亮,“就写中国人的苦难吧!”
林为民心里咯噔了一下,有些可不是你这个年龄能写的,写不好不仅是对创作自信的打击,更是毁了难得的灵感和素材。
听林老师一句劝,你太年轻,把握不住。
“你现在的年龄和阅历都还不够,不要着急写太沉重的题材,让自己沉淀几年,直到觉得你可以把控这个题材了再动笔。你看看程老哥和陆遥,一个四十多、一个三十多,才开始动笔写大部头的东西。你才二十多岁,现在这个年龄写这样的作品太早了。”
面对林老师的劝告,于华很想问一句,林老师你写《套马人》这种的时候不也才二十出头吗?
可这话他终究没有问出口,理智告诉他,像林老师这样的作家,几十年也不见得能出一个,自己拿什么和他比呢?
“嗯!”于华重重的点了点头,他决定听林老师的。
先不着急写,让自己再沉淀沉淀。
又过了两天,文协的人来通知林为民,访问的事宜已经全部办妥,跟他交代了出访时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