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3章 曹 司马(第2 / 5页)
对人道有了更充分的认知之后,刘浩如何不明白这其中势必有着庞大的博弈?
是曹孟德与整个魏汉所有世界的博弈。
是一个君主,和整个集团臣子之间的博弈。
说什么事情还未发生,就不是罪过,那是忽悠现代人的。
作为一个一手建立曹魏集团的曹操来说,当真要覆灭司马家,哪怕再多阻挡又如何?
只是曹操很清楚,一旦做了,世家们对他的心态势必要发生一百八十度的逆转。
员工和你共进退,与员工在你帐下应付,根本就是两码事。
已经不仅仅只是在区区一方小世界了,已经是诸天万界链接了,有些仇恨,也不是不能放下,无非是衡量了其中利弊之后做出的抉择而已,更何况那不是还没有发生吗?
曹孟德如何不清楚世家们的心思?
他们不过是畏惧与担忧而已,他们无非是对自己世家特权依旧保有期待罢了?
他们畏惧和担忧的,是与他们一个阶层的司马世家倘若真被曹操给灭族了,等于原本的世家特权就真的被撕开了口子。
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口,势必就无穷无尽,不是有句话:已有之事,势必再有,已行之事,势必再行。
他们对此再清楚不过,哪怕他们与司马家没有任何关系,出于同一阶层,他们也必须冲上去和曹孟德撕比。
显然,这样的博弈,肯定也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甚至于整个司马家那时候都已经被曹操收押,随时实地都可能被灭族。
曹孟德这个过程当中,绝对是暴跳如雷的,但没有真正将司马家如何,也意味着当时曹孟德整个过程当中,依旧是清醒的。
在三国时代,读书人是分为世家与寒门,可寒门却从来不代表百姓,所谓寒门,那首先得有门户,而门户,可从来不是百姓能够奢望的。
曹操建立了整个曹魏集团,但集团之中出了本家之外,所有的中高层,甚至于底层管理者们,哪一个不需要读书人来治理?
所谓不识字都可以管理这种事,只能存在于幻想之中,连文书都无法阅读,难道伱指望任何一个命令都口口相传吗?
哪怕口口相传,你能够保证最后听到的,与最初发布的命令一致吗?
显然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