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故道弯弯 > 第24 章 手擀面

第24 章 手擀面(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细碎的幻象在乡下晃动着太阳的影子。

乡下人习惯于看太阳过光景。

太阳露头了,起床下地干活去,不起就是懒汉,懒汉懒汉、贪睡不干,再睡就被吆喝着晒红屁股了;太阳树梢高,田间地头就有歇晌的了,再干一会就要回家吃早饭了;太阳正南了、偏西了,就是该去做午饭了,太阳正南上午饭,太阳落西下午饭。

下午饭通常又称喝汤。

“喝啥汤?”四换尖着嗓门问娘。

娘说:“擀饭吧,你先和面去,不要太软了,也不要太硬了。”

擀饭就是擀面条儿,面条擀得孬好代表一个女人的厨艺水平,也体现出这个女人心细不细、手巧不巧,是否贤惠、是否会持家过日子。

擀得好的称“功夫面”,细、匀、薄,不粘连,下到锅里特别筋煮,汤是汤、条是条,像商店里的挂面一样;擀得差的为“糊涂面”,下到锅里就成糊涂浆,擀糊涂面的妇女称为“懒婆娘”,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倒也有不少人喜欢喝这个口的。

大引娘擀的面自然是“功夫面”。

大姑娘、小媳妇请教技巧,她笑眯眯地说,也没啥好说的,有功夫就行,和面时用凉水,凉水和面不干皮,和面不能太硬,也不宜太软,先用凉水拌成面嘟噜,再慢慢的轧、慢慢地活,活周正,搦在手里软硬正好有弹性。

和好面还要醒半个时辰,醒好的面既好擀又筋绷……这和面、擀面都要有个耐心,火燥火燎的脾气不行,擀的好、好看,和的好、好吃,这和面、擀面条是个细法活儿,好比描龙绣凤,可不是急的事,千万得有功夫。

大引娘是巧厨娘,巧厨娘的做饭经是一套一套的,一样的面一样的盐一样的油,却总是比别人做得好吃,原因就在这功夫里。

当然啦,没面没盐没油你就是再巧也做不出好吃的,所谓“巧妇难为米之炊”。

“真琐碎、真麻烦,这擀面条呀,说好学也好学、说难学也难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引按着娘的要求擀过数次面,可就是赶不上娘的水平。

二变、三改干脆不学,反正有娘有姐擀面呢。

娘说:“不学可不中,娘和姐不能跟你一辈子,持家过日子吃家常饭,擀不好面条会中?家常饭、家常饭,家家离不了手擀面。”

“不学能咋?这辈子不吃擀面条也死不了……”四换说话真难听。

娘正颜厉色说:“不会擀面条,出嫁到婆家受你老婆婆的气!”

四换当真了,说:“那俺得学,这受气可了得?俺咋咋也得学,俺不能受气的。”

于是,四换就跟娘学擀“功夫面”。擀面的时候,娘给她讲一个“傻妮”和面的故事——

从前,有个傻妮,跟娘学和面,傻妮问娘:“怎么和呀?”娘教她:“先舀一碗水,再兑一瓢面,倒在盆里和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