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音乐中的宿命感(第1 / 2页)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根本都没有弄懂什么80后啊、90后啊、00后是什么概念。
直到他们看到视频中的一张张不同时代的照片,他们才恍惚的意识到那是一代代不同时期的人。
“大抵是10年为一代,差不多也就是这30年来的变化吧。”白居易看着每一张照片上出现的时间标记如此说。
“仅仅只是30年那个国家就变化的如此之大啊。”白居易再次感慨。
他看着从最早平房小巷到水泥楼房,最后再到高楼大厦。
感觉那不仅仅是30年的变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变化。
“如果不是天幕的出现,你我又怎有此缘分,能够见得如此奇景呢?”元稹笑呵呵的对白居易说。
“其实他们也不容易,就像他们在天幕中说的,生活哪有容易的事啊?
前几天天幕上放的那个马斯洛需求理论你也看过。咱们这时代现在大部分人还处于生理生存需求阶段。
你我呢,勉强算得上是达到了自我实现阶。不愁吃不愁穿,人活着就是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啦。
但天幕上的那些人跟咱不一样,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就是产阶级,除了自己啥都没有,那农民手里呢,还有二亩地几间房好歹还有个基本的生存保障,形成个自给自足的小圈子不成问题。
可天幕上的那些人呢?就算他们的时代那些柴米油盐再便宜,那也是要花钱的,找不到工作挣不到钱,连回家种地都没办法。”
白居易语气悠悠,他看得很透彻,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难处,能够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永远只是少数,大部分的人还是只能平庸的活着。
天幕上描述的时代再好,也肯定有他的弊端。这段时间天幕上出现了那么多的视频,他也没少见那些肮脏的事情。
只是那个时代有很多这个时代所没有的东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其实他最为感动的是天幕上那些人们的精神气。他也是当过地方官的,他是看过那些麻木不仁的流民的。
刚开始看到那些拥有着高学历的人找不到工作时。他其实抱着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大概是有点共情自己。
但是他也能看到那些人没有自暴自弃,他们依旧可以平静的接受现实,平静的拥抱现实中美好的每一刻。
尤其是当他看到评论时的那一句——当这个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依旧愿意挺身而出甚至奉献生命。
白居易是真的泪流满面了,他是真的很爱这个国家,很爱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能培养得出这些这样可爱的人呢?有这样可爱的人,这个国家又怎能不会兴盛呢?
…………
岳飞的心中五味杂陈,视频很短就那么几分钟,但是跨度却长达30年,是三代人的薪火相传。
他能感觉到视频中的对面人对这片国家,对这片土地浓浓的爱。他们甚至会自嘲自己力抗击这时代的风波,会玩笑的说自己能。却也能非常平静的接受自己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