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国科技史——瘟疫3(第1 / 2页)
于老师看了眼底下的学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翻了翻教材,又开始了讲课。
“什么情况?”林研低着头小声的问宿友。
“我听教导员说,于老师的父亲是医生,在这次的疫情中去支援,最后因为感染了新冠去世。”孟诗瑶小声说。
听到孟诗瑶这么一说,林妍和宋晓也不敢多说了。
此时的她们却不知,她们的声音通过天幕传到了历朝历代的百姓耳中。
百姓听懂,台上那位温和有礼的老师的父亲是一位可敬的医生。恐怕他们那边也刚刚爆发了瘟疫。
{其实在古代,医生的社会地位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的。最初,医生的地位并没有这么低。
早期时代背景下,医术伴随着迷信色彩,且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当时巫医的社会地位非常高,但随着礼崩乐坏,巫医的地位逐渐下降。
西汉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正式成为中国千年封建王朝的核心思想,医者的地位再次下降。
唐朝时,医学仍有建树,药王孙思邈编著了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千金方是中国传统医学乃至世界医学的瑰宝。
宋朝,医学却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夫、郎中。这些称呼皆源于两宋,当时医生社会地位的大幅提升,明清时医学地位再度下降。当时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医学的发展遭遇到极大阻力。
当时最优秀的医学家李时珍留下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但他也是在追寻入世参考不中之后,才走上行医道路。可见,那时医生的地位和社会认同度确实不高。
此时于老师讲完这堂课的重点才放下讲义,他沉默了许久。
看着台下的学生,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于是他缓缓开口:
“你们知道我在可惜什么吗?
我在可惜我们中国医学传统文化的没落。现在大家现在去医院看病,有一个共识,就是默认现在的医疗手段主要就是西医。
大家都是大学生了,应该也或多或少的知道了中世纪的欧洲是什么样子的。就算不知道,你们在网上一搜,也就会发现其实,西方医学的发展过程很神奇。
早期的治疗手段也就是放血疗法,这个方法有没有用?我不用说你们也都知道。在当时我们中医已经是一个形成体系的医疗制度了。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才有了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方法。
对比一下,可以说在古代大部分的时间内,我们中医的学术水平是领先于西方。但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普通人都认为西医才是现在的主流。
但其实这是一种误的想法,现在医学的起源都是源于解剖学,我国早在新朝王莽时期就已经有了第一次公开的解剖案例,在两宋时就已经有了和现在柳叶刀外形相似的手术刀具。其实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咱们的老祖宗努努力,把中医学发展起来,那还有后来的西医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标志着医学新征途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