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逆流1978从生产队开始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国企改革

第二百八十六章 国企改革(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以前国企的利润那可是全部都要上缴的,这次的试行办法出台,可以将利润的一部分留在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或者是福利和奖金的发放。

做事最关键的是什么?

钱啊。

有了钱,就能做一些平时不能做的事情,尤其是对李金鸣这种锐意进取的人来说,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

楚江河道:“这是好事啊,提前恭喜一下李哥,马上你就能大展拳脚了。”

“你小子,想的太简单了一点。”李金鸣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笑骂一句接着说道:“这次利润留成,留的只是利润增长部分,这部分四六开,40%留企业,60%交国家。关于利润留成的使用也有规定,用于发展生产方面的不得少于60%,用于职工福利和奖金方面的不得超过40%。”

“这就有点像是岭南那边的财政大包干,不过总算是好的吧,总比以前统收统支来的要自由一些。”

现在国民经济的大环境仍然是调整、整顿。

1979年岭南财政收入比1978年减少,预计以后年度难以完成上交定额。

上面在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支持岭南发展的原则,优化了方案,确定岭南每年上缴10亿元。

只要上缴了固定的金额之后,剩下的资金岭南可以自由支配。

这个政策后来也普及开来,扩大了各级政府的自主权,调动了各级财政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在统收统支的年代,各地不仅没有创收积极性,而且用钱方面也缺乏大局观,俗称“崽花爷钱不痛心”

实行大包干后,地方提高了开辟财源、增加收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随着财政收入积累逐年提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各地也纷纷在这段时间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不过这个政策也有明显的弊端,那就是地方保护主义抬头,这就是后话了。

“是啊,就是大包干。”

李金鸣虽然欣喜于自主权的扩大,不过也不是没有担忧。

自己管理的印刷厂底子薄,想要得到更大的自主权,那得有利润啊,可这利润的增长谈何容易啊。

“你说我该怎么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