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车条肉串(第1 / 3页)
几天后,张力静悄悄的走了,除了楚江河与马亮,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他在bj认识的人也不多,他的离开并没有掀起一丝波澜。
京城的买卖全部交给了马亮这小子打理,楚江河跟他说过,除非有什么大事,要不然别来烦他。
马亮也很知情识趣,自己能独自挑大梁是楚哥给自己机会,对自己手上的这些买卖那是更上心了。
他最近也做的不错,除了偶尔来家里送钱之外,竟很少的来烦楚江河,一些事情他自己就做主了。
这也让楚江河心轻不少,除了上课学习之外,就是在家陪陪媳妇,偶尔再陪陪媳妇看看电影什么的。
这个年代普通人的精神生活单调的让人乏味,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很多人获得一盘邓丽君的磁带,那是如获至宝,一张磁带反复的听也不厌倦,那天籁般的声音让每一个人都如痴如醉。
邓丽君的歌首度传入大陆是何时,以哪种方式,无法精确查考。
大约1977年、1978年左右,她的磁带由东南沿海一带走私进入,随着录音机的普及互相转录。
很多人转录了多次,磁带的声音已经失真,也不在乎。
还没有到过大陆的邓丽君,也不知道她到底在内地有多火。
这个年代没有绯闻,没有炒作,人们只看你的作品,邓丽君就是只凭着声音就征服了内地的听众,很多人都是听着她的歌开始接触流行音乐。
人们对她是那种对美好的事物没有任何想入非非的,最纯正的喜爱。
她的声音老少咸宜,深深影响着这个时代的人,论在内地的地位以及影响力,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另一方面,普通人能够聊以慰藉的也就是电影了。
1979年,虽然国内生产的影片只有50多部,但大陆电影的观影数量达到了279亿人次,平均每天有7000万人次的观众在看电影,这也创造了至今为止前无古人的纪录。
现在的电影票也便宜,不过几分钱,一毛钱的票价。
这要是放到几十年后,平均票价几十块钱的年代,我滴个乖乖。
不过现在也没有商业院线,没有票房统计,要不然79年的电影随便拿一部出来,那在影史上都是能排上号的。
除了这些国产电影,还有一些电影是从国外引进的。
这些国外的电影经由翻译重新配音的作品,人们称之为“译制片”。
对刚打开国门的国人来说,这些译制片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由于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的不同,这些译制片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表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