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赶赴衡山(第1 / 2页)
知县又道:“要是早几日,还有办法可想。”
楚秀问道:“什么办法?”
知县略一沉吟,道:“前几日,衡山九真宗真恒道长路过,他乃修道高人,本领非凡,我和他也有些交情,如果能请他帮忙,就有几分可能。”
真恒道长是外门执事,常外出办事,和这湘潭县城知县还真有几面之缘,倒不是这县令信口胡言。
“那我们现在去找这道长帮忙啊。”听到事情或有转机,楚秀大喜过望。
知县摇头道:“真恒道长前些时候不过是送贵人上山请愿,路过本尊治下,如果是因缘际会,恰逢此事,或可相请。但现在道长既已离去,再强求出手,只怕难以成事。”
楚秀问道:“请问县尊,衡山九真宗在哪里?怎么去?”
知县道:“外边大路南下,快则三五日,慢则六七日,就是九真宗山门。”
楚秀顿时愣住了,山野之地,信息不通,在黄家下村住了七年多,竟然连几日脚程外的衡山九真宗都没听说过。
楚秀道:“还请县尊大人赐我一张地图,以便前往九真宗求助。”
知县也不推搪,让人磨好墨,取过笔来,叫那个捕快弯下腰来,把纸铺在他背上,挥毫画了幅简图,交给楚秀,道:“念你孝心一片,某作此图与你,当是略尽绵力,成事与否,只凭天意了。”
“多谢县尊成全。”楚秀双手接过简图,贴身藏好,又对黄老财道,“黄大善人,我摔死了你的耕牛,只是现在身长物,把我家田地赔给你行不行?”
“这怎么行?”黄老财道,“你现在身分文,再赔了田地,以后怎么过日子?”
楚秀答道:“耕牛之死,按理当赔。况且我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田地留着也是荒废,当作赔资再合适不过,要是赔牛之后还有剩余,请善人帮我换些干粮。”
黄老财道:“既然如此,那好吧。”
于是使人回家拿了些干粮,另加几身小孩衣服和一些日常用品,一起包了包裹,又塞了一把铜钱进去,才交给楚秀。
楚秀接过,道了声谢,背好包裹,抱紧金塔,出了大路,往南奔去。
那黄老财的管家悄声问道:“东家,把小石头收作奴仆,岂不是人财两得?”
黄老财瞥了他一眼,道:“你是嫌命长还是咋的?别作乱。”转身和里正及知县到一旁商量起善后事来了。
知县与里正、黄老财商量好后,就把事情定为半夜走水,烧毁住房,村民衣食全,尽作流民投奔远亲去了。
如果是在平时的太平年份,这个知县这样操弄,十有八九是自寻死路,只是现在天下礼节渐失,政令不通,考察疏漏,他才敢钻这个空子。
其实当知县说起真恒道长这次是带着贵人上衡山的时候,楚秀就想起了那个捣乱的小女孩,稍作计算,时间也对得上。
况且这乡下地方,一年半载也难有什么贵人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