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忽悠大法好(第3 / 4页)
借由此时机,誉王向梅长苏征求了关于‘滨州侵地案’的对策。
萧景琰已经如梅长苏所想那般成为了侵地案的主审人。
如誉王所说,萧景琰是一块油盐不进的石头,他想不到办法将庆国公捞出来。
梅长苏冷言冷语的点拨了誉王一番,让誉王彻底接受了庆国公已经保不住的事实。
但庆国公是唯一一个支持他的元老级武臣,尤其是在知道了谢玉支持太子之后,他心中更加不甘。
没有了庆国公,在武臣上,他就低了太子一头。
誉王说着奈的话却提起了谢弼,暗中观察着梅长苏的反应。
梅长苏如他所愿那般出了神。
誉王故作大度的又与梅长苏说了些拉拢人心的话。
直到这时,梅长苏才给誉王出了个主意:
在这个案件中全力支持主审人靖王,既能得陛下夸赞,又能拉拢靖王。
誉王心中意动。
庆国公固然重要,但论起军中地位,靖王胜过他不是一星半点。
但靖王这人,说得好听些是刚正不阿,说得难听些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想要驾驭他,誉王不太自信。
但经过梅长苏的劝说,誉王愈发觉得这是个极好的主意。
最后誉王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从头听到尾的玉清只觉得好笑。
若是不知道梅长苏的立场,说不定连她也会觉得梅长苏是一心为了誉王着想。
誉王脚步轻快,彰显出了他的好心情。
看着他的背影,玉清难得的同情了一下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