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唐 > 第199章 一代天骄——君权神圣(7)

第199章 一代天骄——君权神圣(7)(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作为状元的周茂生的任命,却始终未曾发布。

发榜后整整十天,周茂生一直耐心地等待着。他自忖即便自己不能像高家小衙内那般留在节度府为官,像赵垣一样实领一县却也不错。从他本心而言,他倒宁愿踏踏实实下到县里实实在在历练一番,帅府官虽然清要,论起实权终归不及外任官。他甚至已经开始猜测帅府会将自己遣往哪个县,延安肤施两县的长令自然是不可能的,金明、丰林两县的县令如今也出缺,目前都是由县丞代掌,这两个县都是有可能的。

然而帅府很快便用任用文告打消了他的念头,原延州布政曹从事张鼐除金明令,权知金明县政事;原延州布政曹司农科主簿崔褒升任布政从事,原金明县县丞粱宥调任布政曹司农主簿,原临真县令姚明义调任丰林县令,权知丰林县政事;原丰林县县丞卫国铭检校临真县令,权知临真县政事。

眼见这两个空缺转眼便被补上,周茂生只好将目光投往了外郡,夏州宥州都缺县官,这一点他心中有所准备,不过他觉得既然赵垣都能出知金城,自己应该不至于被打发到那种苦哈哈的地方去……或许,庆州的高绍元州判会要自己也说不定。

这种忐忑的心情,一直保持到他见到李文革为直。

他是状元,太尉亲点,帅府谒见是免不了的程序。然而令他意外的是,李文革见到他后一句多余的废话也没说,直接发配了他的差事:“秦长史的书房里调阅了所有今科秋闱士子们的卷子,你去一一审看仔细,从中挑出两个做你的佐吏。”

“佐吏?”周茂生糊涂了。

“从九品书令史,入直节度参军会议,是个清要的差事……”李文革简单地说道。

“哦!”周茂生心中一沉,他想来想去却没有料到自己的官职最终竟然只有九品,虽然是参与机密的内官,但终归和他状元的身份不大相符。

“太尉有命,茂生不敢辞,不过茂生自知文章平平,案牍之事,恐非学生所能胜任……”

李文革大感奇怪地看着他:“谁说要你做案牍之事了?”

周茂生哑然。

李文革想了想,这才领悟到周茂生是误会了,他失笑道:“是我说的不清楚,我是叫你去本科的学士当中挑选两个人来做从九品书令史,他们是你的佐吏,听你差遣,至于你的职份,长史书房原本议了个勾判曹主事,我驳了回去,自今日起,你便在内府供职,官昭文参军事!”

周茂生“啊”了一声,他万没想到李文革竟然将自己留在身边了。他是韩微提携起来的人,岂能不知道“昭文参军事”是怎么一回事?顿时躬身道:“韩公于茂生有知遇之德,茂生不才,不敢与韩公同列!”

李文革笑了笑:“不要动不动就弄那么些礼数出来。韩微卸任昭文院,这是迟早的事情,外交和宣传都是紧要权柄,不能掌在一个人手里。我是征求了启仁的意见才作此决定的,昭文参军事的接替人选,启仁也属意于你!”

他这么一说,周茂生便不好再辞了,他脸上讪讪地道:“其实学生是指望着外放一县,伸展伸展拳脚的。三年为期,若不能大治,学生甘当军法!”

李文革皱了皱眉头,苦笑道:“我能理解,不过如今缺人的地方可不止地方上。我这个节度使直辖的九个参军现下只有两个到任,掌书记、令史、书令史全都阙置。昭文院是个紧要所在,四州二十八县舆论宣传风俗教化全在这里面。咱们的科举秋闱可不是三年一搞,而是年年都要搞,未来还要添格致、化学诸多学问,这可不是小事情,我这数年心血,毕生心愿,都要着落在这上面最终化作果实。都没有人来做,我这个节度使不成光杆司令了么?”

周茂生虽然不知“光杆司令”是什么意思,但是却也听出李文革心中对于此事看得颇重。这时候再辞便是不识时务了,他躬身应命道:“学生必不负太尉所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