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唐 > 第34章 监军建在队上(2)

第34章 监军建在队上(2)(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更何况,自己也是人,也是浑身毛病四面都是弱点的人,在这种掌握他人生死的绝对权力腐蚀之下,自己能够坚持多久呢?

李*苦笑,自家知自家事,在绝对的权力腐蚀下能够挺得住的,是圣人!

孔子是圣人,自己不是!

这个时代并不缺乏有雄才大略的人,这种人才现在实际上遍地都是。

这个时代缺乏的,是制度!

是一种能够制止军阀混战涂炭生灵的制度……

是一种能够确保中央政府威权达于四方的制度……

是一种能够保证国计民生走上正常运行轨迹的制度……

赵匡胤并不是一个很强悍的人,也并不是一个多么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但是他和郭威一样,都意识到了这些手握兵权出镇一方的武人是绝对靠不住的,他们充分地信赖文官,赋予文人高度的治国权限和言论自由,甚至在太庙中将这一经验以祖训的名义固定下来流传下来,以确保文官政治体制的延续性,防止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出现。

那些大力攻击北宋军政体制的未来人,他们不曾生在这个时代,他们不曾体会到乱世的可怕与悲惨,他们没有看到过那种田地荒芜万里人烟罕至的凄凉景象,他们更想象不到一个人吃人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或许赵宋王朝的制度并不完善,但对于偌大华夏国土上的人民来说,这确是数百年间难得的善政。

作为柴荣粉丝的李*此刻突然间开始觉得,相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或许赵匡胤和郭威才是真正的最佳选择,而无论能力还是性格都过于强势的柴荣反倒是个另类,他或许很杰出,或许很强悍,但他并不是这个时代最急切需要的那种君主……

晃晃头,将这些私心杂念抛诸脑后,李*开始发愁了……

这些钱财他准备全部拿走,如果给高允权留下一个铜板,他发誓他就不姓李。

只是这么多的钱,运到哪里去呢?

运回丰林山上去?别开玩笑了,李*可是对人性的丑恶一面有着深刻了解的,这么多的钱一旦被运到山上,自己刚刚费尽力气才整顿起来的这支准备作为火种的队伍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腐化崩溃掉的,李*丝毫不想用这种手段来考验自己部下的意志和信念,胳膊拧不过大腿,人类最好还是不要硬和自然规律对着干为妙。

这些钱是自己未来发展的启动资金,不拿走肯定不行,拿走的话,藏在哪里却成了大问题。

就在这时,陆勋到了。

简单地和陆勋吩咐了两句,李*便调来了几名自己队里的士兵,将整座府库封存了起来。

他一面往前院走一面垂头思索着对策,在心中将自己这些手下一个个拿出来考校,筹划着派谁去执行这个特殊的任务。

周正裕?

算了,老周自己虽说没有贪污的胆子,刘衡和狄怀威这两个货可都是钱串子,再说老周这人向来原则性不强,经不住自己人的软磨硬泡更受不了阶级敌人的威逼利诱,让他总理财务开支不错,但是看仓库这差事还是免了吧!

沈宸?

这人倒是绝对可靠,操守也比较好,对自己的忠心更是无可挑剔。不过他训练和指挥是把好手,看住财物厘清数目就非其所长了,让他看仓库大材小用不说,只怕效果反倒糟糕才是真的。这是一块将军的材料,不能就这么浪费到钱堆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