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盏心灯(第2 / 3页)
“内屋喝茶。”
饭后,洗漱完毕,马玉琴婉柔优雅,以诚而邀。
“嗯。”
许臻求之不得,自然是欣然前往,乐不思蜀。
一次次,水到渠成的姐弟单独相处,散步,喝茶,聊天,谈天说地,畅所欲言,分析时局形势,倾吐各自的心声。
其实,这都是马玉琴不留痕迹的刻意为之,意在通过交流沟通,润物细声地融入进步思想和崇高信仰。
性格预示人生,信仰决定命运。
在马玉琴心目中,许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具备了加入地下党的条件,甚至在某些方面堪称优秀。
许臻性格内敛,心思缜密,具有特工潜质,才智超乎常人,奇才难得,可遇不可求。
如果吸收入党,必将成为独当一面的一员虎将。
故此,马玉琴一直在不失时机地接近许臻,影响许臻,并且甘为人梯,扶上马送一程地打造许臻。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日,肩并肩,走在路灯下的河岸小路上,许臻颇有感触,“姐,与你交谈,我过去不想或想不明白的事,不知不觉间豁然开朗。”
“是吗?”
马玉琴似觉意外,“说说看,怎么就豁然开朗了?”
许臻放缓脚步,“年少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裕生活,对国家民族兴衰、党派争斗、信仰和未来等,默然视之,漠不关心。
后来,家遇不测,一落千丈,就一心忙于生计,千方百计地让自己和亲近人过上好日子。
至于民族和国家前途,民权民生,如何打败日本强盗,谁能救中国?等等,压根就未曾好好想过。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仅仅朦朦胧胧地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其所以然。
可是,一些大道理,从你嘴里说出来,是那么接地气,贴近生活现实,又与自己息息相关,难以置身其外。
比方说,杀鬼子,我是为了报仇雪恨。
却上升不到保家卫国的境界,做到不仅自己杀鬼子,还自觉地去联合更多的人一起杀鬼子。
充其量是盲目行动,而不是自觉行为。
正如你说得好,国是家的国,家是国的家,国破家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