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铆钉子(第3 / 3页)
不过,这说明”钉子”尚未暴露。
钉子者,胡三也。
胡三,也就是闫克璐,二十二岁,山西人,半年前从陕北到达山城时出了意外。
碰巧,情报一科谢飞牵头警察分局进行的一次区域性突击拉网搜查,误打误撞,胡三被抓入狱。
后来在酷刑之下变节投敌,是谢飞亲自负责审讯的。
胡三属于进步青年学生,中学毕业后投奔陕北红色根据地,上过抗大,并加入了红党。
因为二姨夫是山城富商,故此党组织派遣胡三以投奔二姨的名号不远千里从陕北来到山城,辅助冯振奎的工作,行动很机密。
胡三供出冯记面馆这个地下党秘密联络点,以及冯振奎掌柜的是接头人,中统高层极为重视,责令谢飞牵头负责抓好这一案子。
从1937年秋开始,党务部在山城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清党行动,大批红党被捕杀。
九坑子,即国府处决犯人的大坪刑场。白公馆、渣滓洞等地关押的一些红党政治相继在九坑子被枪决的。
幸免于难的山城地下党组织不得不暂时处于蛰伏状态,极少组织活动。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居然得到了红党的一个地下联络点,中统自然如获至宝。
谢飞等有关人员不仅立功,还受到了重奖。
为了通过胡三顺藤摸瓜,深挖地下党,一抓一串,甚至连根拔掉,谢飞制定了一条毒计。
铆钉子!
所谓“铆钉子”,就是接受胡三加入中统,化名“浮生”,代号“蚂蚁”,重新回到红党组织,潜伏下来,成为一枚暗铆在红党内部的钉子,发挥通风报信、打击红党的独特作用。
具体操作计划行动,谢飞向胡三已经做了详细布置安排。
当然,关于胡三这枚钉子,唯独谢飞一人掌握,保持单线联系。也就是说,除谢飞外,在中统再人知晓胡三的案底。
派人盯梢监视冯记面馆,只不过是一招打草惊蛇之计,目的是更好地掩护胡三,进而受到地下党的重用。
预案是,胡三发现附近有中统特工,示警后为了掩护冯振奎和陆正业撤离,他果敢开枪打死打伤两人中统特工。当然,死者属于诈死,以此骗取信任。
阴差阳,小邓子发现胡三不正常,冯振奎和王天明断然采取了防范措施,控制胡三,并巧设机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尽管发生了意外,不肯认输的谢飞居心不死。
沉思良久,他将抽了半支的香烟吐在地上,伸出右脚狠狠地踩碾一番,目露阴鸷之光,抬手摸着下巴,另有谋算在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