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外面的世界(上)(第2 / 4页)
小卫志明明白自己想要和父亲一起出去太难了。
所以他想要强迫自己丢弃这个想法。
幸而除了“想出去”的想法,小卫志明从小就有自己的志趣。
父亲的房间里常年放着一本手写的书,上面写画了各类器械的制作,父亲自己从不翻看这本书,也不允许旁人去看。
但是他不知道,小卫志明早就偷偷地看了无数遍。
他被书中描述的外面的世界所深深吸引,也对书中描述的各种机关器械的制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村子里的娱乐生活很少,欢声笑语几乎也是不存在的,除了每年年关的时候,大家会聚在一起举行篝火晚会。
那时每个人脸上会挂上一种虚假的,看起来怪异无比的笑容。
其余时间里他们的生活是单调而乏味的,所有人几乎都遵循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浑浑噩噩、没有任何目标地生活着。
他们没有自己喜欢的事物,没有自己喜欢的人,活着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小卫志明和这里的大多数人不一样。
或许是读了这本书的缘故,他从小就对动手做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手边常年都备着锤子、墨斗、凿子、铲子等工具,自己一个人能捣鼓半天不出门,然后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
有时候是一把椅子,但是这把椅子可以自动升高或者降低,给大人小孩都可以坐,底部还有轮子,可以供发病时腿脚不方便的父亲使用。
有时候是能够由动物拉动的木头风车,可以帮父亲把秋收时的稻子和稻壳分离……
诸如此类的发明数不胜数,父亲发现了小卫志明的天赋和兴趣后,一个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半日,终于下定决心般出来,把手里的书郑重地交给了小卫志明。
正是那本被小卫志明翻看到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书。
父亲叮嘱他,切莫让村子里其他人发现。
那个时候卫志明只有六岁,并不明白为何要藏着掖着,但是他很听话。
虽然有很明确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强,但是卫志明从小就沉默寡言,喜欢一个人待着捣鼓东西,从不随便和人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