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南宋女商:明月遣人来 > 第26章 回苏州爷俩说家常

第26章 回苏州爷俩说家常(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孟霁堂沉吟半刻,放眼四野,对两人说:“这件事恐怕不简单。天色已晚,今日咱们就在德清住下。明日一早,成大,你沿途查访,看看是否有人见过二人的踪迹。成胜,你再去一趟琏溪,看看是否有更多的消息。我得回一趟平江府。算时间,义父这几日应该回了。”现下,平江府正是官家的临时行在。

第二日清晨,三人三马各自分道而去。

孟霁堂回到平江府时,刘锜已在家中。刘锜正值壮年,长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着警惕,龙行虎步,不怒自威。而扈从官家又让他十分注重克己复礼,谨言慎行。此时,刘锜任权主管侍卫亲军马军司及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公事,统管三衙军。但说穿了,他只是官家的护卫军将领而已。

孟霁堂在他身边长大,一言一行不由自主模仿刘锜,只是比刘锜多了一些按捺不住的少年意气。晃眼一看,两人就像真父子一般。

两人照往常一般,先是到操练场过了过招,等到浑身热气腾腾了,才坐下来说话。只是刘锜的脸上挂着忧思。

“近些日子,弹劾刘光世沉酣酒色、不恤国是,军纪律的折子雪片一般堆在了官家的案头。官家虽然一直留中不发,可我看,恐怕已着意解除刘光世的兵权。”他说。

孟霁堂瞬间明白了这句话的重量。刘光世是江淮防线的主帅,官家也曾对他信任匹。可自从右相张浚开始主政,武将立马感受到了朝廷在谋收内外兵柄的动作。

大宋皇室,从杯酒释兵权开始,就从没有卸下过去武将的防备。靖康之耻尤在,口血未干,而朝廷却……

刘锜浑身透露出了疲惫。“我估计,张浚是想把兵权收入他自己的都督府。”

这样的事,论经历多少次,都难以令人平静地接受。

“义父……”孟霁堂看着刘锜。

“那刘将军怎么做?”他问。

“刘光世立马告了病假,已经几日未出门了。”

“可淮西军定然不会服从张浚。如果酿成兵变……”

刘锜想再说些什么,却又觉得从头到脚,浮起了沉沉的疲惫。”罢了,罢了。好容易得了几天假,咱们爷俩相聚。不说这些了。”

孟霁堂想起了在西北统安城的五座坟茔,里面葬着他的父亲、母亲和三个哥哥。他被刘锜收养时,仍在襁褓之中,自然对他们毫印象。可是,在军中,总有人会不经意说起他们,说起统安一战的血腥和惨烈。慢慢的,他们的形象在他心里丰满了起来,他知道他父亲孟清尽管血流尽了,却依然是站着死的。他最小的哥哥才十四岁,被金人砍得手脚俱断,头与脖子近一丝皮肉相连。还有他的母亲,最后因为缺粮缺药耗死了,临终前拼尽全力给他喂了最后一口奶,才断了气。他在陇右长到了十岁。离开之前,他去坟茔前告别,将坟前的黄土装进罐子里,又将自己的一束头发拿刀割断,埋在了母亲旁边,并堆起了一座新坟。

他知道他一定会死在某一处的战场上,但他希望他的魂魄回到家乡,能陪伴在从未见过的亲人身边。

彼时,刘锜还是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战功赫赫,任陇右都护。他随义父杀敌,从来只见他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仅听到名字,就能让敌人闻之丧胆。他死里逃生许多回,方知刘锜年纪轻轻便为一军统帅的不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