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南宋女商:明月遣人来 > 第25章 冉冉案又有新线索

第25章 冉冉案又有新线索(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另一间是叫浮生阁的茶楼,被程月知偷偷买下后,还是叫浮生阁。连掌柜小二都没有换,外人根本不知道背后的东家已经换了人。程月知并未经营过茶楼,她也不缺一间茶楼,浮生阁以后还是不是一间茶楼也另说。她买下,只是因为她需要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

这时她不由得感激程元诚,他虽然不是一个疼爱自己的好父亲,但他确实是一个好老师,带她入门,教她做事,让她能够自己积累财富。女子地位本就低微,要做成一件事,男子用三分力,女子便要用十分。而做一件事,男子可能只受三分责难,女子却可能满盘皆输,过往一切成就就此抹杀。所以,从小她便知道,她如果不比男子更努力,更谨慎,更能获取更多资源,她根本法凭心意做哪怕一件事。

这一切做得快速又隐蔽,泉州七宝铺开张那天,诸葛家的人还去逛过,都不知道这家店铺背后的东家是谁。

唯有一直盯着程月知的成大把这两件事报给了孟霁堂。孟霁堂听闻不至可否。他现在大部分的精力被冉冉娘子被杀案牵扯住了——又出现了新的突破口。

除夕过后,乔装打扮成一位商贾的成胜一头扎进了熙春楼。今日点丝丝的花牌,明日点绣红的花牌,十几位姑娘被他一一见了个遍。成胜相貌不俗,手头也阔绰,对姑娘们也不使下作手段,很得姑娘们的青眼。慢慢就被成胜咂摸出了一点线索。他再回家跟成大一起分析,赶紧来报孟霁堂。

“那冉冉姑娘有一个来往比较频繁的客人,是个湖州本地的丝商,名叫胡坚勇。”成胜仔细说来。

胡家世代做的都是丝绸生意,八成的蚕农都跟他家做生意。他也是湖州丝绸行会的行首。这人我调查过了,他家中有一妻余氏,乃是上任行首的侄女,据说此妇人泼辣能干,耳聪目明,表现上是胡坚勇当家,而实际上大小生意都得由余氏点头。胡坚勇每次来找冉冉姑娘都从不留宿。他在太平巷置了一处小宅院,供两人约会。冉冉姑娘时常借着外出买花,来到这个宅子里与胡坚勇见面。这种做法在这个行当十分常见。其他姑娘们虽然意中发现了,也不会太在意。

“你为什么会觉得胡坚勇可疑?”孟霁堂问。

“因为有位姑娘说,那枚失踪的东珠发钗,应该是胡坚勇所赠。”成胜答。“她说,她和冉冉姑娘交情比较好,常常互相串门聊天,借用首饰。有一天,她找冉冉姑娘借珠钗,见她刚刚从那私宅回来,带回了那珠钗。她当时眼尖看到了,想借戴一晚,没想到一向大方的冉冉姑娘却拒绝了,两人不欢而散。没想到,冉冉姑娘不仅不外借那珠钗,自己出席任何场合都不曾戴。”

“那冉冉姑娘从东京而来,也许,她知道那东珠不是能戴出门的东西。”孟霁堂神情一震,“成大、成胜,咱们去马上去胡家,会一会这个胡坚勇。”

三人穿风破雪,快马扬鞭赶往位于琏溪的胡家丝绸庄。

冬日风雪笼罩下的琏溪,静谧如初,砖瓦之间炊烟袅绕,因为过年,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了红,那红色从茫茫白色中跳出来,鲜活可爱。孟霁堂三人下了马,将马拴好后,跺跺脚驱走身上的寒气。

琏溪上架着座座小桥,溪道并行,临溪而建的民居高低落,因为天气寒冷,家家关门闭户。因为三人之前已经来过,所以很快就来到了胡家丝绸庄。

此时,江南的蚕织业有十分兴盛,五分在临安,还有五分则在琏溪。由于皇室剧增的需求,和民间论嫁娶、育子、过节、演艺对丝绸的使用,使得丝绸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兴盛。因为朝廷南渡,许多能工巧匠涌进临安,北方或蜀中所生产的鹿胎、透背、缂丝、捻金锦等也陆续传入,临安传统的绫、罗、纱等产品也得到翻新,逐渐形成几种名品,例如杮蒂纹绫、狗蹄纹绫、官锦、纻丝(缎)、缂丝、用金罗、新翻粟地纱、鹿胎缬、唐绢、刺绣等。“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绣满罗衣。”足可见其华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