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1745龙兴欧罗巴 > 第十五章 乌里雅苏台(上)

第十五章 乌里雅苏台(上)(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想到这里,拉旺的愧疚之心顿时油然而生。

大清自从立国以来,特别是进入康乾盛世后,鲜有大臣、大将主动投降的,他们不是立下赫赫战功,便是杀身成仁,并不是他们都是忠臣烈士,而是不得不这样做。

但凡投降了的,无论是主动还是因为受伤等原因被动投降,其在京城的家眷的下场都极为凄惨,管你是亲王贵族还是寻常官员,将一律发配到边疆给披甲人为奴。

时下,已经很少有发配到宁古塔为奴的了,大多数都发配到了西北边疆。

像丹巴这种娶了皇族格格的塔布囊除了格格会被贬为庶民,在京城圈养外,余者将会无一例外发配到边疆为奴,实际上就是给索伦人当奴隶。

丹巴还年轻,纵使舍得家眷,但其本族喀喇沁右旗就遭了殃了,其旗丁将会分给其它各旗。

不过,虽有愧疚之心,但拉旺也是有苦难言。

乌里雅苏台将军麾下只有两千旗丁,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能够响应他的号召将蒙古八旗汇聚起来抵达乌里雅苏台的也就是对我大清最忠诚的三音诺颜部了,但该部也才堪堪聚起了五千骑。

距离科布多最近的札萨克图汗部至今尚未抵达,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内蒙八旗以及内地兵马可想而知还要多久。

有清一代,无论是那位皇帝在位,最擅长的就是左右平衡之术了,连在遥远的乌里雅苏台也不例外。

虽然拉旺家族是有名的超勇亲王家族,几代与皇族联姻,掌管着整个喀尔喀的大权,但皇帝仍不放心。

喀尔喀一带,土地贫瘠,物产不多,加上减丁之策,不能供养大军,故此整个将军府只有不到五千人马,但要供养这五千人马也不容易。

幸亏他们还有边贸。

此时,他们在土谢图汗部最北边的恰克图与俄国人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边贸,大清的丝绸、瓷器、茶叶源源不绝经此地运到俄国,而俄国人的皮毛等物也源源不绝输入大清。

除此之外,出身于土谢图汗部的哲布尊丹巴活佛的驻地也在该部的库伦(乌兰巴托)。

为了具体管辖这两桩事务,清廷专门在库伦设置了办事大臣,管的就是边贸以及喇嘛教。

边贸所获税收一半解往京城,一半则留在原地作为乌里雅苏台将军府养兵所用,以及充斥在喀尔喀大草原上数量庞大的喇嘛庙所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