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血色印度河(7)母与女(第1 / 4页)
锡比,奎达东南百余里一小块绿洲地带。
带着家属走到这里的俾路支人停下来了。
虽然是米尔阿里汗让他们撤出印度河平原的,但走到这里他们不想走了,从一望无际绿意盎然的平原地带来到满眼荒芜之色的高原上,若说心里没有落差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俾路支人这几百年都被周边部族称为“劫掠之部”,但若是让其换一个好环境,还是可以成为正常的族群的,这心里刚刚安定下来又要离开,显然不只有落差了。
不过,对于大多数俾路支家属来说,虽然来到绿洲平原只有不到十年,但是这十年却让他们享受到了以前在荒原地带从未有过的舒坦。
来到绿洲后,他们将当地的印度教、伊教农户洗劫一空,抢了他们的女人和财富,让伊教徒成为他们的仆人,让印度教徒成为为他们做牛做马的奴隶,自己舒舒坦坦躺在厚厚的波斯地毯上饱食终日。
这样的生活,又有谁愿意放弃呢?
何况,来到这里后,就远离平原战场了,虽然特鲁琴凶名赫赫,但战争的事情谁都说不清楚,反正俾路支人以前也没跟他们打过,万一自己赢了呢?
若是一口气走到奎达,最后又要回去,那岂不是白费力气?
何况,他们这次虽然带走了俾路支亲属和值钱的东西,但房舍、农田、牛羊还在原地,那些可恶的信德伊教徒和印度教徒奴仆现在估计很是开心吧,没准已经将他们的房舍据为己有了吧。
还有,几年舒适日子让原本在荒芜的高原上跋山涉水如履平地的俾路支人的体力大为减弱了,他们能一口气走到锡比已经相当不错了,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队伍里还有一些印度教徒,他们都是杜尔迦女王嫁给米尔阿里的女儿艾丽西亚的首陀罗奴仆,米尔阿里妻妾无数,艾丽西亚只是其中一个,还不是大老婆,自然不会受到其他老婆的尊重。
艾丽西亚蜷缩在一众俾路支人身边,空洞的眼神显示了她的恐惧和无助。
而她的几个首陀罗女仆同样是如此,她们都不懂卑路支语,眼看着其他人都肆无忌惮地用卑路支语大声地交谈着,还不时用余光不怀好意地瞟着她们,又加剧了他们的恐惧。
对于米尔阿里汗来说,接受杜尔迦女王的联姻除了因为她武力强横外,自然是不愿意招惹更为强大的锡克帝国。
有杜尔迦的领地隔着,俾路支人的日子就好过得多,还白得一个漂亮的少女,何乐而不为?
米尔阿里的人都是统一聚集在绿洲中间位置的拉尔卡纳后在出发的,一路上他们似乎不是在逃难,而是在返乡,他们并不认为己方会战败,而只是认为暂避敌人的锋芒罢了。
故此,一路上,他们走走歇歇,好不轻松写意,半个月才走到锡比,走到这里时,连带队的骑兵首领也认为无须再继续走下去了。
当米尔阿里汗刚刚进入绿洲平原时,曾经与人数占优的马拉塔骑兵干过一场,最后俾路支人大获全胜,将马拉塔人彻底赶了出去,马拉塔人的战马都是高大的马瓦里马,连这样的骑兵都打赢了,那个从未见过的什么特鲁琴人又有什么可畏惧的?